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隐喻的认知机制入手,探讨了隐喻研究的起源、发展及研究成果。进而主要探讨隐喻和词汇教学的关系,指出了其在外浯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建议。
作者
马玉梅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部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隐喻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Geoffrey,L.Semantics[M].Penguin.1983.
3
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Cambridge,MA:MIT Press.1965.
4
Cruse,D.A.Lexical Seman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5
Taylor,T.J.Linguistic Theory and Structural Stylistics[M].Oxford:Pergaman,1980.
6
Halliday,M.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nd Arnold,1985.
7
Prawley,W,Linguistic meaning.Hove and 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Publishers.1992.
8
束定芳.
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
.外语学刊,2000(2):23-33.
被引量:134
9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束定芳.
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
.外语学刊,1996(2):35-39.
被引量:91
2
束定芳.
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
.外国语,1996,19(2):9-16.
被引量:170
共引文献
164
1
陈润佳,梁洪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俄语“线(нить/линия)”的对比分析[J]
.汉字文化,2023(23):178-180.
2
刘俊,曾贤模.
隐喻视域下《琵琶记》中“糠”的意象解析[J]
.汉字文化,2022(20):79-82.
3
鲁克伟,韦汉.
死喻形成的多维考察——隐喻是如何被词汇化的[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4):43-48.
被引量:6
4
杨德祥.
隐喻简述[J]
.西部法学评论,2003(1):108-110.
5
李洁红,李向坤.
论概念隐喻中本体与喻体的互动性[J]
.科技创业家,2013(10).
6
高真.
英语“情感”习语的语义理据[J]
.科技信息,2013,0(34):103-103.
7
赵登明,丁瑶.
翻译过程中保留复合词比喻形象的可能性[J]
.中国翻译,2002,23(4):36-37.
被引量:2
8
李秀丽.
隐喻研究的误区[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87-89.
被引量:8
9
杨成虎.
隐喻研究背景下修辞格的重新归类问题[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90-92.
被引量:7
10
龚从贵.
漫谈《乞力马扎罗的雪》的隐喻性[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107-109.
被引量:2
1
薛莉芳.
隐喻的认知机制和思维特征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6):86-87.
2
于莹.
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隐喻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124-125.
被引量:2
3
王梅.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179-180.
被引量:2
4
郭欣.
认知语义学对隐喻的研究概述[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0(6):79-79.
5
芦晓莉.
浅议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46-48.
6
王尚法,徐婧华.
从模因论管窥语音隐喻——以短信语言为例[J]
.才智,2013(34):306-307.
被引量:1
7
谢双双.
试论隐喻的认知机制[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63-66.
被引量:2
8
于莹.
隐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从概念隐喻理论到概念整合理论[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5):74-78.
被引量:3
9
张雅琳.
通感隐喻的认知分析及实践意义[J]
.晋中学院学报,2017,34(1):106-108.
10
孙南南.
隐喻浅议[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9):110-110.
被引量:2
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