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0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5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服用中药。结果:临床治愈3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
付长海
机构地区
青海省中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2009年第7期66-67,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类号
R574.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陈德昌,景炳文,杨兴易,宋志芳,严鸣,赵良,单红卫,余康龙,张翔宇,马钧.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2):87-90.
被引量:33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陈德昌,景炳文,张翔宇,王越波.
大黄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4,6(6):329-331.
被引量:111
2
陈德昌,景炳文.
大黄对出血性休克大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1994,3(3):131-132.
被引量:22
3
陈德昌,景炳文,杨兴易,陈学云,严鸣,张翔宇,赵良,俞康龙.
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1):24-26.
被引量:140
4
陈德昌,景炳文,杨兴易,张翔宇.
大黄对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8):449-450.
被引量:122
5
陈德昌,杨兴易,景炳文,陶红,陈学云,严鸣,张翔宇.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7):395-398.
被引量:52
6
陈德昌,杨建东,景炳文,杨兴易,陈学云,李红红.
大黄对大鼠肠粘膜及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7):385-387.
被引量:83
7
陈德昌,景炳文,杨建东,杨兴易,陈学云,李红江,严鸣.
大黄对胃肠动力学影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7):411-413.
被引量:166
8
杨建东,陈德昌,景炳文,杨兴易,陈学云,李红江.
大黄抗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炎性介质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8):470-473.
被引量:108
共引文献
333
1
无,王仲,于学忠,陈玉国,吕传柱,赵晓东,魏捷,朱华栋,曹钰.
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J]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20(3):168-177.
被引量:17
2
刘华,桂联花.
小承气汤对卵巢癌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2):172-173.
被引量:7
3
李哲.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8):197-199.
被引量:5
4
李敏虹,尚精娟,陈国雁,唐韵成,冯晓波,徐晖,唐蓉珠,张慧君,刘剑锋.
承气化瘀方灌肠联合西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3,57(6):659-663.
被引量:1
5
曲智杰.
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应用大黄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5):248-248.
6
曹书华,王勇强,常文秀.
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
.继续医学教育,2008,22(1):32-36.
7
蔡小妮,孟张戈.
大黄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9):742-743.
被引量:11
8
王莹,马涤辉.
急性脑血管病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1):15-17.
被引量:8
9
张斯时.
大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12-14.
被引量:27
10
李尚芬,李清平.
心脏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6):578-57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雷亚宁,胡道松,茹立强.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小肠ENK能和SP能神经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6):268-271.
被引量:8
2
王红,石建华,李慧臻,刘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肠假性肠梗阻19例[J]
.天津中医药,2006,23(4):326-326.
被引量:6
3
陈云,黄才斌,欧阳锦盛,等.非手术综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0例[J].2009,29(2):25-27.
4
孙传兴.临床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57-358.
5
邱应福.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探讨[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2):66-67.
被引量:8
6
孙弟.
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2):193-194.
被引量:4
7
陈云,黄才斌,欧阳锦盛,谢军.
非手术综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0例[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2):254-255.
被引量:3
8
巫文岗.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6例[J]
.微创医学,2009,4(2):178-179.
被引量:5
9
黎介寿.
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388.
被引量:1134
10
易成.
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9,18(15):64-65.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3
1
劳景茂.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11):1016-1018.
被引量:4
2
劳景茂.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266-267.
被引量:4
3
刘园蔚,侯俊明.
穴位注射结合开塞露纳肛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8):60-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任柯,葛宏升.
中药灌肠、针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8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99-101.
被引量:8
2
宋加奎,于庆生.
近10年中医药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5):541-543.
被引量:2
3
温钦,何暖坚,廖伟明,梁永辉.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9):849-850.
被引量:7
4
张莉.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6):186-188.
被引量:3
5
马宏杰.
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8):745-748.
被引量:4
6
许秋霞,张璋,张瑞辉,黄学勤,曹火留.
蓖麻油口服配合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不全型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4):58-60.
被引量:7
7
罗林山,张威,刘全林,魏淑娥,巩跃生.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9):70-71.
被引量:1
8
焦修顺.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对比[J]
.中外医药研究,2023,2(32):78-80.
9
李升莹,应征.
总攻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3,0(2):9-10.
1
刘维海.
中药灌肠加电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9):53-54.
被引量:1
2
张宇,刘晓虹,蒋敦厚,黄艳.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4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7,39(1):13-14.
被引量:36
3
陆群瑛,顾根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应用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4,46(3):209-211.
被引量:10
4
齐长磊.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5,47(3):135-136.
被引量:4
5
刘龙清.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09例诊疗体会[J]
.青岛医药卫生,2016,48(4):258-260.
被引量:3
6
郑国利,李晓民,蒙国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40例的疗效观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189-191.
被引量:6
7
林海晨,李晓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4):46-47.
被引量:3
8
彭耀恒.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5):87-88.
被引量:1
9
黎鉴秋,梁家源,卢云清,邓锦辉,何柏辉,陈金胜.
几丁糖联合针灸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8):1049-1051.
被引量:5
10
汪景锋,马伟琳.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4,29(9):1912-1913.
被引量:5
四川中医
200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