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书生报国》分四卷,17篇,分写16位历史人物。这16位历史人物分别是黄兴、岳飞、左宗棠、蔡锷、谭嗣同、李世民(与魏徵)、陆游、王安石、陶澍、范仲淹、朱熹、王夫之、郑燮、周敦颐、魏源、郭嵩焘。这些历史人物及其历史功绩,大多与当下主流政治与文化相重叠,换句话说,他们是受国家保护的历史存在。但是,《书生报国》并没有对这些历史与历史人物做简单的认同,而是经过了严格的与明确的历史思辨后,才形成自己感性的文学形式。历史事实只能经过某种历史叙事形式的转换才能产生意义,任何形式的历史叙事都有自己的形而上学。越简单,或许越意味深长,《书生报国》正是在历史认同叙事与历史思辨叙事的结合中,显示出形式的形而上学。
出处
《理论与创作》
2009年第4期86-87,105,共3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