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诗歌症候分析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吴投文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7B027]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成果:湘教通[2004]284号
关键词
诗歌
症候
文化环境
文化快餐
石头
人群
诗人
杂志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罗振亚.
后朦胧诗整体观[J]
.文学评论,2002(2):63-6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徐敬亚.《圭臬之死》[J].鸭绿江,1988,(7).
2
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3
徐敬亚.《生命:第三次体验》,1986年10月21日《诗歌报》
共引文献
10
1
罗振亚.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概观[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8-26.
被引量:4
2
姚国建.
中国新诗发展的三大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
.学术月刊,2010,42(4):118-124.
被引量:1
3
茹燕玲.
“诗”的边缘化与“歌”的流行化[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2):14-15.
4
杜和平.
论朦胧诗启蒙的形而上意义[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0(12):66-69.
5
罗振亚.
论于坚的诗[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8):130-140.
被引量:3
6
杨经建.
“第三代诗”:现象学意义下的抒写[J]
.扬子江(评论),2015(6):50-55.
被引量:2
7
李文钢.
勇于担当的学术品格——读罗振亚先生的诗歌评论[J]
.社会科学动态,2018(1):89-95.
8
罗振亚.
方向与高度——论吉狄马加的诗歌[J]
.当代作家评论,2018(2):168-180.
被引量:14
9
孟城境.
作为策略的“反抒情”——论于坚诗歌中的抒情性及其反思[J]
.昭通学院学报,2021,43(6):44-49.
10
徐勇.
关于朦胧诗及其争论[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18(3):60-62.
同被引文献
19
1
谢冕.
诗歌理想的转换[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66-67.
被引量:17
2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学出版社,1994:6.
3
吴投文.生命与诗的相遇[M]//吴投文.土地的家谱.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
孙绍振.向艺术的败家子发出警告[J]星星,1997(08):66.
5
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J]下半身,2000(创刊号).
6
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4.
7
徐敬亚.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8
黎志敏.诗学建构:形式与意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5.
9
朵渔.是干,而不是搞[J]诗江湖,2001(创刊号).
10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3.
引证文献
5
1
戴巧平.
当代日常生活诗歌艺术审美价值初探——以卢卫平诗歌为例[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1):103-105.
被引量:1
2
刘波.
生命体验中的知性言说——吴投文诗歌创作略论[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6):5-9.
被引量:1
3
姚国建.
【理论】中国新诗精神危机的成因探析[J]
.鸭绿江,2013(2):113-119.
4
许婧雯.
“知识分子写作”和“口语化写作”的整合与创新——吴投文诗歌论[J]
.阴山学刊,2018,31(2):22-25.
5
叶琼琼.
空白中的洁净燃烧--吴投文新世纪诗歌创作综论[J]
.长江文艺评论,2022(4):77-8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巨川.
诗歌: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审美向度[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2):104-110.
2
颜小芳.
雪与花之魅影——吴投文诗歌创作新论[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4):32-37.
1
左臻.
变形记[J]
.作文通讯(高中版),2013(9):52-52.
2
刘力.
黄昏泡书摊(散文)[J]
.写作(中),1995,0(2):11-11.
3
冯源.
文学意义的现代阐释[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2(1):52-56.
4
淮茗.
新媒体时代的心灵按摩术 也说小资情调散文[J]
.艺术广角,2002(3):44-45.
5
张志芬.
戏剧的雅与俗[J]
.艺海,2008(3):28-28.
被引量:1
6
修思禹,何力,孙冕.
再纯粹的情感也会老[J]
.英才,2014,0(11):102-103.
7
董大炜.
文化快餐与书香浸润[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9(11):133-134.
8
袁萍,齐林华.
“游魂”景观及其症候分析——对“80后”文学文本可能性的一种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6):126-128.
9
贺爽.
“小女人散文”:飘浮在商潮之上[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3):28-30.
10
杨炯.
症候分析与丁玲还原——丁玲40年代几篇重要小说研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9):38-41.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