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玉米种植模式及其高产省工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江苏省种植结构单一,饲料严重亏缺等问题,研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明确了双季玉米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初步提出了品种配置、种植方法、适宜播期等高产省工关键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
郑建初
吴魁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27,45,共5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科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
农业部"九五"重点专题
关键词
玉米
双季玉米
高产高效
配套栽培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赵强基,郑建初,袁从袆,卞新民,李萍萍,章熙谷.
中国南方稻区玉米-稻种植模式的建立和实践[J]
.江苏农业学报,1997,13(4):215-219.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郑建初,赵国良,刘华周,郑淑萍,宋永和,赵剑宏,张敏.
苏南稻田新种植制度的轮作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2):6-10.
被引量:5
2
赵强基,江苏农业科学,1997年,1期,1页
3
赵强基,江苏农业科学,1995年,1期,6页
4
袁从--,农村生态环境,1995年,11卷,1期,48页
5
过益先,稻田生产的结构改革与发展.农作制度经济评价方法研究,1993年,348页
6
赵强基,江苏农业科学,1983年,1期,1页
7
赵强基,江苏农业科学,1982年,2期,1页
共引文献
21
1
雷恩,李迪秦,郑华斌,陈立军,唐启源.
稻田春秋玉米产量形成特点比较研究[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31(4):689-691.
2
范连益,陈志辉,龚德万.
湖南省稻田玉米发展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研究,1998,12(3):42-44.
被引量:2
3
葛立立,马义虎,卞金龙,王志琴,杨建昌,刘立军.
玉米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13,27(2):153-160.
被引量:33
4
张石宝,普文法,李树云,普琼芬,朱勇.
云南南亚热带地区农业种植模式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15(2):161-164.
被引量:2
5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
春玉米春毛豆不同复合种植方式的产量效应和生态经济效益[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40-443.
6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陆虎华.
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的生产潜力及高产技术优化研究[J]
.南京农专学报,2000,16(4):6-11.
被引量:6
7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沈锦根,陆虎华.
沿江稻区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技术[J]
.江苏农业学报,2001,17(1):13-18.
被引量:4
8
张石宝,李树云,李存信,朱勇,普文法,尹树华.
云南南亚热带北缘地区稻田亩产吨粮的种植模式及其生态生理学研究[J]
.广西植物,2001,21(2):150-156.
9
张石宝,李树云,胡丽华,尹树华,普琼芬.
播种季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J]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2):243-250.
被引量:21
10
刘建,周根友,徐少安.
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J]
.南京农专学报,2002,18(1):13-1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4
1
赵秉强,张福锁.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超高产研究战略[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18-26.
被引量:3
2
钱友山,文化.
京郊气候资源与种植制度[J]
.北京农业科学,1994,12(4):33-37.
被引量:10
3
王美云,任天志,赵明,李少昆,王晓波,李立娟,陈长利.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
.作物学报,2007,33(8):1316-1323.
被引量:30
4
沈瑱,曾燕,肖卉,费松.
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2007,27(4):425-429.
被引量:98
5
李增嘉,李凤超,赵秉强.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8(4):383-390.
被引量:27
6
王美云,赵明,任天志,李立娟.
早春地膜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生产及其资源生产效率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4):127-129.
被引量:3
7
康淑媛,张勃,柳景峰,杨明金.
基于Mann-Kendall法的张掖市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J]
.资源科学,2009,31(3):501-508.
被引量:124
8
逄焕成,陈阜.
黄淮平原不同多熟模式生产力特征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198-205.
被引量:14
9
李增嘉,李凤超,赵秉强.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的产量效应与光热资源利用率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9(4):419-426.
被引量:33
10
吴魁,郑建初,赵强基.
连作双季玉米生育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9,19(1):10-1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焦念元,李增嘉,宁堂原,陈明灿,李友军,刘素云.
套作对不同类型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194-195.
被引量:2
2
徐欣莹,邵长秀,龙步菊,孙志刚,董宛麟.
黄河下游地区青贮-子粒双季玉米种植模式的热量资源可行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24,32(2):95-10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宋志峰,王巍巍,王丽,蔡红梅,魏春雁.
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476-14478.
被引量:16
2
许苗苗,李洋,王坤春,张克禄,庞淑萍,肖俊中,赵玉静.
临淄区不同品种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2021,37(10):25-27.
1
张治平.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7):8-8.
被引量:4
2
贾中立,陈成君.
棉花免整枝高产省工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85-185.
3
王志红,梁建毕.
阳泉市谷子高产省工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5,31(1):21-22.
被引量:1
4
刘万代,袁全意.
小麦混播增产效果明显[J]
.河南农业,1996(9):12-12.
5
孔少华.
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J]
.民营科技,2012(3):143-144.
被引量:1
6
何庆富,徐浩荡,超家浩,裘林加.
麦—稻—稻三熟制高产省工高效种植制度模式初探[J]
.杭州农业与科技,1998,0(3):47-48.
7
易福华,华国雄,王鉴远.
机械化麦后直播棉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研究,2000,21(2):47-52.
被引量:7
8
吴友龙,钟罗洪,张学宽.
早稻旱育苗抛栽高产技术总结[J]
.浙江农业科学,1997,38(2):54-56.
被引量:3
9
刘梦明.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
.甘蔗(福建),2003,10(4):30-33.
被引量:2
10
罗亚红.
贵州省花椒发展前景初探[J]
.贵州林业科技,2003,31(1):59-60.
被引量:5
江苏农业科学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