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证据与刑事错案关系探讨——证据法语境下的刑事错案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证据问题是导致刑事错案的主要原因。但理论界对证据与刑事错案关系的研究多停留在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层面,对于刑事错案发生的证据法根源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在证据法语境下界定了刑事错案的内涵,分析了刑事错案产生的证据法原因,提出刑事错案发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缺失。
作者
马维秋
丁影
机构地区
海南嘉天律师事务所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09年第1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证据
刑事错案
证据规则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李丽芳.
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冤假错案及其对策[J]
.中国商界,2008(4):148-149.
被引量:4
2
何家弘,何然.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J]
.政法论坛,2008,26(2):3-19.
被引量:113
3
宋远升.
刑事错案比较研究[J]
.犯罪研究,2008(1):73-80.
被引量:11
4
李富成,周银坤.
刑事错案的原因探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32-36.
被引量:3
5
刘仁东.
对刑事证据立法的相关思考[J]
.辽宁警专学报,2008,10(1):24-27.
被引量:2
6
陈立云.
疏议刑事错案界定之论争[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5):61-63.
被引量:1
7
张正新.
论解决刑事错案的长效机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4):546-548.
被引量:12
8
李建明.
刑事错案预防的宏观对策研究[J]
.人民检察,2006(09X):5-6.
被引量:8
9
刘柏纯.
关于刑事错案纠正过程中相关程序问题的思考[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19(6):77-80.
被引量:7
10
陈兴良.
错案何以形成[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5,17(5):12-13.
被引量:57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赵琳琳.
论无罪推定原则在错案预防中的作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85-88.
被引量:4
2
谢佑平,万毅.
目标与距离:——刑事诉讼国际标准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J]
.金陵法律评论,2001(1):55-64.
被引量:3
3
J.威尔逊,罗述勇.
功能分析介绍[J]
.国外社会科学,1986(10):63-65.
被引量:30
4
王晨光.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J]
.法学,1997(3):5-11.
被引量:129
5
左卫民,刘涛.
取向与枢架:两大法系刑事证据法之比较──兼论中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基本走向[J]
.中国法学,2001(5):23-30.
被引量:9
6
陈学权.
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J]
.法学杂志,2005,26(4):31-34.
被引量:39
7
刘柏纯.
关于刑事错案纠正过程中相关程序问题的思考[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19(6):77-80.
被引量:7
8
龚小玲,张庆林.
心理学与司法决策:美国心理学会法庭之友辩护状的启示[J]
.天府新论,2006(5):70-76.
被引量:5
9
李建明.
刑事错案预防的宏观对策研究[J]
.人民检察,2006(09X):5-6.
被引量:8
10
尹吉.
也谈刑事错案[J]
.人民检察,2006(09X):11-12.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92
1
张宇琛.
刑讯逼供的文化根源追问[J]
.社会科学家,2021(2):118-122.
被引量:1
2
沈威,陈凯明.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视野下自愿虚假认罪的识别与排除[J]
.司法改革论评,2019(1):269-284.
3
王秀梅,唐玲.
人工智能在防范刑事错案中的应用与制度设计[J]
.法学杂志,2021,42(2):97-107.
被引量:12
4
陈淋淋.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J]
.法律方法,2022(2):280-294.
被引量:2
5
刘媛媛.
论现场勘查与刑事错案[J]
.楚天法治,2019,0(6):143-144.
6
刘鑫,万志尧.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方式的本土理性与改良[J]
.海峡法学,2010,12(3):113-120.
被引量:3
7
蒋南飞,边宏波,蒋丽华.
命案侦查取证问题研究[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4):46-50.
被引量:1
8
李文健,郭菁.
证据与错案关系之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2):189-191.
被引量:2
9
张天依.
如何避免刑事错案——从佘祥林案说起[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2):135-135.
10
梅洁.
刑事错案避免刍议[J]
.消费导刊,2009,0(13):133-133.
同被引文献
2
1
李员君.
刑讯逼供久禁不绝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4):34-37.
被引量:1
2
吴丹红.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辩护为例[J]
.现代法学,2006,28(5):143-149.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1
1
王丽.
刑事错案的司法救济[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11X):277-277.
1
高歌,岳彩领.
论非法证据排除与放纵犯罪的风险[J]
.人民司法,2012(19):76-79.
被引量:1
2
王婷婷.
确立沉默权的途径研究[J]
.大众商务,2010(14):237-237.
3
马爽.
论沉默权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20-21.
被引量:2
4
孙振.
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困境及对策[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22(2):26-28.
被引量:6
5
任福生.
浅析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司法运用[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10):19-22.
6
李梦莎.
试论刑事诉讼证据规则[J]
.青年与社会,2015,0(5):79-82.
7
王媛,邵军.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证据规则[J]
.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2,12(3):71-75.
8
张宁(摄影).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理论研讨会[J]
.天津检察,2010(5).
9
张慧明,苟自伟.
浅析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6):25-26.
10
徐琦.
冲突与弥合: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24(5):50-54.
法制与经济
2009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