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下银企关系的协调
摘要
银企关系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主要有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等三种不同的模式。银企关系的协调既取决于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更取决于银行的投资方式的选择,这有赖于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出处
《现代商业》
2009年第18期32-32,31,共2页
Modern Business
参考文献10
-
1伯格洛夫.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及其政策含义[M]//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56-58.
-
2陈很荣,范晓虎,吴冲锋.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理论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0(8):62-66. 被引量:53
-
3江春.中国转轨时期金融改革与企业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J].经济研究,1995,30(11):54-60. 被引量:10
-
4凌廷友,王甫,周志忠.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的比较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3,17(1):130-132. 被引量:8
-
5钱颖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M].//青木昌彦等.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
6王宗萍.试析融资结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3-16. 被引量:1
-
7张春霖.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J].改革,1995(3):34-36. 被引量:98
-
8张维迎,吴有昌.公司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改革,1995(4):109-116. 被引量:173
-
9钟鼎礼宋胜洲.现行银企关系的失衡与矫正[J].国际金融与市场,1996,(3).
-
10周脉伏,王家传.中国银企关系的制度变迁与目标模式选择[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56-5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20
-
1[美]斯蒂芬 A 罗斯.公司理财(第五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2[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
3[3]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7.
-
4D.Durand,“Cost of Debt and Equity Funds for Business:Trends and Problems of Measurement”In Conference on Research On Business Finance,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52.
-
5F.Modigliani and M.H.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Invest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1958.
-
6F.Modigliani and M.H.Miller,“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1963.
-
7沈艺锋.资本结构理论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
8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
9Robichek,Alexander and Myers,Strwart,“Problems in the theory of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No 1,1966.
-
10Robichek,Alexander and Myers,Strwart,“Some Estimates of the cost of capital to the electric utility industry,1954-57, com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1277-1288,1967.
共引文献327
-
1周雨卓.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17):88-90. 被引量:1
-
2阳鹏,谷小科.浅析小微企业融资问题[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2):143-144. 被引量:2
-
3朱明秀.融资结构视角的上市公司治理[J].财经科学,2004(4):1-5. 被引量:18
-
4丁艳灵,陈通.融资代理成本成因及融资结构选择[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2):18-19.
-
5朱乃平,孔玉生.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06(8):95-96. 被引量:2
-
6于笑坤,翟树宇.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2(20):79-80. 被引量:3
-
7徐良平.企业家创新的金融机制:筛选和监控[J].现代管理科学,2001(4):6-8.
-
8殷俊明,任洪云.公司理财中败德行为的期权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259-261.
-
9侯振春,刘若雨,杨林.我国债券市场的完善及入世对其影响[J].社科纵横,2000,15(4):33-34.
-
10季爱华.上市公司债权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20-22. 被引量:7
-
1黄燕君,郑小胡.海外投资方式的选择[J].新商务,2004(6):40-41.
-
2郑春荣.从税负看外资企业对中国投资方式的选择[J].涉外税务,2001(6):57-58. 被引量:2
-
3王振奇.松散型的银行同业合作及其缺陷[J].活力,2007(5):61-61.
-
4朱伟,郝国梅.中国证券经纪人的现状与发展取向[J].证券市场导报,1998(4):25-27.
-
5王关义,李锦文.我国银企关系改革的目标模式[J].技术经济,2000,19(9):37-40.
-
6王文利.浅谈入世后中国保险公司投资方式的选择[J].甘肃金融,2003(3):40-41.
-
7李春燕,李向民,李柏春.建设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29-30.
-
8梁琪.浅析我国银保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0(4S):213-213.
-
9张如荣,孙美云,白永平.稳定增加对公存款的对策[J].中国城市金融,1993(12).
-
10许乾.尊重赢取人心[J].中外企业文化(保险文化),2006(4):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