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建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在本质上是从主体向度对社会生活进行实践性阐释所形成的一种话语模式。它的提问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互动关系框架中,文学文化等社会意识作为关系过程的主动因素和主导因素是如何对作为客体基础的社会存在发生价值赋型与实践改造作用的。从其特定的历史身份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主要体现为某种批判性的话语模式。作为一种客观性的阐释视界,它主要以一种实践性的阐释机制来实现其对象化的存在,而人及其情感心理则构成了这种主体阐释视界对客体基础发生实践作用的现实中介。
作者 李胜清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4-197,共4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规划课题"意识形态文论的实践性问题意识研究"成果之一(07YBB22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4.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 9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关文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
  • 10赖希威.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0.

共引文献44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