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经历,认为心理学理论可以应用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和教育中。实践证明,"公平理论"可营造良好班级心理氛围,"期望效应"能激励学生自我完善,"社会影响理论"可促进班级管理。
作者
俞瑶
机构地区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铜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25-126,共2页
Journal of Tongl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高职
班级管理
素质教育
分类号
G446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章曦.
高职学生班级管理初探[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97-99.
被引量:3
2
张大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3):130-136.
被引量:64
3
王传旭,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
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6-16(3).
2
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G]//教育心理学进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hool's mental quality education[G].Dajun Zhang,China,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4
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功能[Z].中国教育报,2000-12-06(4).
5
伍棠棣等.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张大均,冯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82-585.
被引量:42
7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56-62.
被引量:293
8
张大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7(2):16-17.
被引量:11
9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
.心理科学,2003,26(5):847-850.
被引量:63
10
张大均,吴明霞.
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27-31.
被引量:47
共引文献
65
1
朱巍巍.
积极心理学下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的大学生情感教育模式[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4):225-226.
2
郑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讨[J]
.文教资料,2007(35):126-127.
3
张公社.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几个问题[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109-113.
被引量:3
4
古志华.
试论新时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J]
.世纪桥,2013(3):111-112.
被引量:4
5
江峰.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
.前沿,2007(1):99-101.
被引量:7
6
黄乾玉,江文涛.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以贵州省黔南地区为例[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47-50.
被引量:4
7
于海琴.
加强心理承受力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弹性[J]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87-89.
被引量:3
8
钟玲.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解决方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711-714.
被引量:6
9
宋全红.
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理论导刊,2007(12):123-125.
被引量:11
10
许红艳.
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初步构建[J]
.教育科学研究,2008(3):58-61.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
1
http://baike.baidu.com/view/41268.htm .
2
宋雅娟.
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3):67-69.
被引量:6
3
刘静.
探究心理学策略在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10X):100-100.
被引量:2
4
周军.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69-69.
被引量:10
5
茹娜,谭倩霞.
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J]
.中国建设教育,2009,0(6):31-3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韦卫红.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探析[J]
.科教导刊,2012(10):149-150.
被引量:2
2
齐桂林.
心理学策略在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教育(C),2016,0(6):37-3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金燕,崔彬.
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管理模式探索[J]
.高考,2020(29):89-89.
被引量:1
2
姚琢.
把握中职生心理特征提高班级管理效益[J]
.校园心理,2014,12(2):132-133.
1
郭倩.
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级的建设与管理[J]
.青年时代,2015,0(14):195-195.
2
刘倩,王涛,邱亭亭.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中的策略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4):167-168.
3
蒋洪.
扩大奖励制度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科教导刊,2012(25):191-192.
4
崔丽君.
博弈论视野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智慧[J]
.老区建设,2010(20):54-55.
5
彭万珍.
建设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12):83-83.
6
白光泽.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讨[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6):126-127.
被引量:2
7
陈登科.
高职院校班级动态管理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34):34-34.
被引量:7
8
周勇,朱文青.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
.机械职业教育,2011(10):42-42.
被引量:4
9
刘艳明.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2(18):139-140.
被引量:3
10
刘淑芬.
关于强化高职院校班级四个一建设的若干思考[J]
.石油教育,2009(5):39-40.
被引量:3
铜陵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