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的命运——从“五四”的“反传统”说起
被引量:2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18,共4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同被引文献37
-
1袁伟时.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纵横谈[J].黄河,2000(4):98-120. 被引量:1
-
2宋剑华.五四文学革命:传统文化的突围与重构[J].社会科学辑刊,2007(1):186-192. 被引量:5
-
3《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下同)第1卷第58页.
-
4[12]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
-
5[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
6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C].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 凤凰传媒集团[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
7刘烨.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博士论文[D].复旦大学,2002.
-
8任剑涛.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党化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清华法学,2005,:57-60.
-
9[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
10《现代精神传统》.69.
二级引证文献6
-
1李静,屠国元.人格像似与镜像自我--苏曼殊译介拜伦的文学姻缘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157-160. 被引量:3
-
2方国武,刘玉梅.中国文化研究两种维度反思--兼评孙士聪的文化研究“及物性”命题[J].探索与争鸣,2012(7):31-33.
-
3聂志毅.女性领导者职业困境与突破[J].学术论坛,2012,35(7):174-179. 被引量:2
-
4卢宁.西方新闻纸在华本土化的早期尝试——以初创时期的《申报》为例[J].编辑之友,2012(8):117-120. 被引量:1
-
5李静,屠国元.以译举政——梁启超译介行为价值取向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264-268. 被引量:4
-
6蒋红艳.民族危机下的救亡团体:新中国建设学会述论[J].湖南社会科学,2014(1):251-254. 被引量:1
-
1赵红继.方向问题[J].散文百家,2008,0(1):8-9.
-
2饶芃子,费勇.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J].中国比较文学,1996(4):93-105. 被引量:9
-
3赵文渲,李徽昭.“中国意识”与两部长篇[J].电影文学,2009(12):63-64.
-
4杜风香.生命的尽头有他灿烂的一笑[J].散文百家,2005,0(9):32-33.
-
5兰心.弗吉尼亚·伍尔夫笔下莉莉·布里斯柯的中国意识[J].科教文汇,2013(16):110-111.
-
6龚如君.《阿Q正传》主题新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3):40-41.
-
7饶芃子,费勇.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81-89. 被引量:5
-
8汤涌.中国诗歌:诗人的通行证,还是墓志铭?[J].新世纪周刊,2007,0(12):132-137.
-
9杨霞.20世纪中国文学建构中的新传统因素[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3-147.
-
10杨霞.“中国意识”对清末民初文学想象力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3):14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