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协调发展是提高社会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引导城市化朝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方式。从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城镇体系理论、中心城市联结卫星城市理论这三个方面对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作者
李锦兰
机构地区
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8-70,共3页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卫星城市
协调发展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新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机制与制度激励——以苏南、苏中、苏北为例[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6):18-22.
被引量:4
2
张尚武.
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及规划协调机制探索[J]
.城市规划,1999,23(11):15-17.
被引量:30
3
侯景新.
论区域规划中的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协调布局[J]
.中国软科学,2002(10):93-97.
被引量:20
4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25-126.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李静远.
一个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型[J]
.经济数学,1998,15(3):38-42.
被引量:1
2
毛汉英,方创琳.
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J]
.地理学报,1997,52(1):1-9.
被引量:48
3
萨伦巴.区域与城市规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规划局资料[M].-,1986..
4
董鉴泓.联邦德国区域发展规划[M].同济大学科技情报站,1986..
5
金纪元.社会、人和城市规划的理性思维[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
6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生存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1996..
7
J.P.Lacaze 高煜(译).城市规划方法[M].商务印书馆,1996..
8
Lewis Munford 倪文彦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9
P.Hall 陈思(译).全球性城市[M].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7.2.
10
P.Hall 刘觉涛(译).2000年的欧洲[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57
1
马威.
宁波都市区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探讨[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2(9):37-40.
2
孙玲.
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系统的功能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162-162.
3
吴贻刚.
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研究[J]
.体育科研,2004,25(5):8-10.
被引量:15
4
王花兰,王元庆,周伟.
卫星城市和中心城市间高速公路环境适应性[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3(4):118-121.
被引量:4
5
林先扬,陈忠暖.
整合:我国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J]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3):50-57.
被引量:10
6
汪祝龙.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2):8-10.
被引量:6
7
安宇,沈山,戴先杰.
江苏省区域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120-125.
8
陈修颖.
基于城乡互动的衡阳市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践[J]
.地理科学,2005,25(3):288-293.
被引量:15
9
王雷,吴志强.
试论城镇组团式规划的区域协调模式的选择——以中山市东部组团发展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06,30(6):15-21.
被引量:3
10
王花兰,周伟,王元庆.
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模型[J]
.经济地理,2006,26(4):594-597.
被引量:4
1
黄火廷.
武汉中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联结及共同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9):84-86.
被引量:1
2
李红.
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70-74.
3
赵宝江.
科学规划 合理布“镇”[J]
.中国改革,2000(12):19-19.
被引量:2
4
高恩普.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J]
.物流科技,2010,33(5):67-70.
被引量:4
5
周庆生.
对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关系的认识[J]
.江海学刊,1988(4):62-67.
6
陆军.
京津城市经济区空间双核心的形成条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3(3):62-65.
被引量:3
7
刘志峰:我国城镇化面临四大挑战[J]
.中国房地产,2011(2):57-57.
8
陈英玉.
柴达木盆地城镇分布特征及发展策略[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5):77-79.
9
周鹏.
经济转型期我国区域分工演化分析[J]
.财贸研究,2005,16(5):11-15.
被引量:6
10
郭建锋.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错置及完善途径[J]
.城市问题,2015(8):45-52.
被引量: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