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大学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外大学通过开设志愿者活动课、成立志愿者协会、对志愿者活动授予学分等方法主动支持和配合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使志愿者活动开展得广泛而深入。我国高校应借鉴与吸收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作者
贺芳
于岩
机构地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95-196,共2页
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志愿者活动
正式课程
社会服务体系
分类号
G5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9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36
参考文献
5
1
陈素文.
比较与借鉴:中外青年志愿服务现状透视[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3):5-7.
被引量:22
2
陈东.
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2):3-7.
被引量:51
3
闪茜菁,戴卫义.
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5):48-49.
被引量:28
4
秦红岭.
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
.高等建筑教育,2002,38(3):91-93.
被引量:6
5
崔昌淑.
日本大学的志愿者活动及对我们的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2):74-75.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李涛,苗忠.
论志愿者服务与构建和谐校园[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54-156.
被引量:6
2
江泽全.
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3):22-24.
被引量:39
3
元竹.
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J]
.社区,2005(8):19-20.
被引量:18
4
丁红莲,王志凝,刘志慧.
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59-60.
被引量:27
5
大学教育研究会:《大学资料》(日文),平成10年140号;平成11年143、144合并号.
6
罔本厚印刷所:《世界》(日文),1999年7月.
7
王春花.浅议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4).
8
孔伟红,艾楚君.
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调查与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39-141.
被引量:21
9
吴玲敏,张建新.
高校体育志愿者组织和管理机制[J]
.体育科研,2009,30(1):101-103.
被引量:7
10
邱建国,杨晓东.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7-10.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119
1
李涛,苗忠.
论志愿者服务与构建和谐校园[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54-156.
被引量:6
2
马彦周,曾艺.
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J]
.理论月刊,2009(12):151-153.
被引量:17
3
王强.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三性"分析[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7(2):20-24.
被引量:2
4
沈方子.
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之我见[J]
.大家,2011(22):282-282.
5
秦红岭.
奥林匹克主义与高校德育建设[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4):14-17.
被引量:2
6
王汝干,张木明,赵凤.
高校学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J]
.青年探索,2007(3):69-72.
被引量:3
7
丁红莲,王志凝,刘志慧.
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59-60.
被引量:27
8
苏学标,郑欣,赵方.
青年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思考——以广州工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例[J]
.青年探索,2007(5):92-93.
9
宋巨盛.
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思考[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9(4):22-25.
被引量:9
10
丁红莲,王志凝,刘志慧.
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5):43-44.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20
1
李涛,苗忠.
论志愿者服务与构建和谐校园[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54-156.
被引量:6
2
汪海波.
台湾地区大学图书馆志工制度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09(11):102-104.
被引量:14
3
江泽全.
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3):22-24.
被引量:39
4
张广济.
中外志愿服务比较[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29-32.
被引量:18
5
何为.
两岸志愿服务制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以台湾地区高校志愿者培训制度为例[J]
.社会工作,2010(8):39-42.
被引量:10
6
蔡宜旦,汪慧.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5(4):30-34.
被引量:68
7
徐文新,李五一,李艳,郝瑞庭.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青年研究,1996(2):14-18.
被引量:14
8
谭玉龙.
中外志愿精神比较研究[J]
.传承,2010(30):134-136.
被引量:3
9
田丽娜.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03-106.
被引量:43
10
石望山.
储存“时间”支付未来[J]
.社会工作,1997(5):39-3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0
1
王正坤,刘广富.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保障体系探析[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2):17-19.
被引量:7
2
陈雷,欧阳丹丹.
论志愿者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J]
.江淮论坛,2011(4):155-158.
被引量:3
3
曾雅丽.
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3):71-79.
被引量:109
4
臧小林.
青年志愿者科技活动浅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12(6):71-72.
5
梁杰华,杜立操.
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4):59-62.
被引量:7
6
黄川川,钟美晶.
国内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3):2-4.
被引量:2
7
许亚红,韩文苓.
护生参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志愿服务可行性的研究[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4,28(8):3040-3042.
被引量:6
8
李苏宁.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10):164-166.
被引量:14
9
欧小波.
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与创新[J]
.图书馆,2014(6):124-126.
被引量:18
10
李水金.
浅探中国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5(3):102-104.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236
1
朱志远.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问题分析[J]
.山西青年,2020(1):298-298.
被引量:1
2
崔岩,张宾.
价值观对个体志愿服务参与的影响[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1):115-129.
被引量:6
3
刘桂锋,龙梦晴,吴磊.
高校师范生践行志愿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5):92-93.
4
王丽达.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9):104-109.
被引量:1
5
牟笛旻.
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问题与思考[J]
.成才,2022(10):13-14.
被引量:1
6
李涛,苗忠.
论志愿者服务与构建和谐校园[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54-156.
被引量:6
7
谢超凡.
关于完善高校志愿服务体制的思考[J]
.淮海文汇,2012(4):29-31.
8
孔伟红,艾楚君.
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调查与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39-141.
被引量:21
9
吴玲敏,张建新.
高校体育志愿者组织和管理机制[J]
.体育科研,2009,30(1):101-103.
被引量:7
10
邱建国,杨晓东.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7-10.
被引量:33
1
唐东生,彭多意.
我国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建设探讨[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6):111-114.
被引量:2
2
朱开轩.
国有企业必须继续办好所属中小学[J]
.石油教育,1995,0(6):28-28.
3
许娜,岳华,徐胜利.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手完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
.亚太教育,2016,0(8):42-42.
被引量:4
4
彭远威,刘青.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育人功能调查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8):130-132.
被引量:1
5
梁杏允,董燕,石玉荣.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会服务体系的创新研究[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5):40-43.
被引量:4
6
沈光银.
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几个方向和体系建设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3(11):14-14.
被引量:1
7
任善恂,姜军,何彦彬,张益斗.
E-Learning下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2,0(S1):116-116.
8
葛崇勋.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60-61.
被引量:1
9
钱小明.
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03-205.
被引量:68
10
范波勇,李崇鞅.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社会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26-29.
被引量:5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