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原因的首位:川崎病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吴明昌: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日本首先报道。本病是一种以免疫介导的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可合并心脏损害,引起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心肌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等。川崎病的发病率现为风湿热的2倍,已取代风湿热占我国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原因的首位。年龄以婴幼儿为主,80%-85%在5岁以下,好发于6—18个月的婴儿。重症可发生冠脉瘤,导致心肌梗死和缺血,甚至危及生命,少数冠脉瘤可迁延数年。因此本病已受到临床高度重视。
出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9年第8期591-592,55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