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作者
翟艳辉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85-86,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8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4
1
杨秀英,李兵.
我国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8(35):8-11.
被引量:24
2
周明星,刘晓.
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与建设论纲[J]
.教育与职业,2008(2):5-8.
被引量:10
3
李志强,李凌己.
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97-103.
被引量:126
4
孙怀玉.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模式和机制、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3(4):34-35.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吴丽,万书栋,万东光.
学历技能并重“双证”促进就业[J]
.职教论坛,2005,21(26):9-10.
被引量:4
2
全国教育会提倡妇女职业教育与西北职业教育[J]
.教育与职业,1925(0):731-734.
被引量:4
3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课题组.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8-21.
被引量:41
4
王宏启,戚文革,王鹏.
试论职业教育实行“双证制”的必要性与措施[J]
.教育与职业,2006(20):96-97.
被引量:24
5
周明星,唐林伟.
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J]
.教育研究,2006,27(9):66-69.
被引量:28
6
周明星.
职业教育学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5):9-12.
被引量:17
7
周明星,唐林伟.
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与职业,2007(5):5-7.
被引量:17
8
巴世光.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7(11):165-166.
被引量:2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Z].2001-07-18.
10
陈宇.国家职业技能振兴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http://www.21wecan.com.cn/zyjd/xsyfz./xsgc_05060902.htm,2007-12-20.
共引文献
188
1
蒋菲,李晓,王晓宇.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评述[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96-97.
被引量:5
2
张国安.
刍议学研产一体化是高校对高新科技园区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36-141.
被引量:3
3
饶明如.
地方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问题探析[J]
.文教资料,2008(34):164-167.
被引量:3
4
何作利.
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发展历程和对策初探[J]
.科技风,2008(17):140-140.
5
唐敬洁.
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6):161-161.
6
李艳,杨艳秋.
高职专业“双证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保山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
.成功,2010(11):265-266.
被引量:2
7
王一群.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1-4.
被引量:13
8
龙威,谭倪,颜雪明,刘婧靖.
制药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究[J]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6):140-144.
被引量:2
9
李贵敏.
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5-56.
被引量:27
10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课题组.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8-21.
被引量:41
同被引文献
72
1
赵昕,宿林林.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25-26.
被引量:64
2
马树超.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13-16.
被引量:125
3
范守信,王莉.
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5):26-28.
被引量:6
4
马敬卫.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3):7-9.
被引量:3
5
李沛武,刘桂兰.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1):69-70.
被引量:47
6
吴建设.
高职院校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49-51.
被引量:67
7
左家奇.
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技能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7):20-22.
被引量:7
8
翟轰.
校厂一体 产教结合——“前校后厂”办学模式的案例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3):15-17.
被引量:42
9
王怀学,潘会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6):54-55.
被引量:24
10
李占军.
“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
.职教论坛,2006,22(09X):34-36.
被引量:175
引证文献
18
1
柏杨,彭游,帅敏.
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做实校企合作的思考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2,39(12):180-181.
被引量:2
2
赵进忠.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1):93-94.
被引量:14
3
令狐菊香,杜民荣.
产业教育培训基地——校企联合新模式探讨[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6(3):33-35.
4
杨瑞.
珠海横琴新区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11-13.
5
陶素连.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2011,26(4):76-78.
被引量:6
6
蔡春红.
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27):11-13.
被引量:37
7
朱彦熙,宋士福.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5):78-79.
被引量:9
8
王敏.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价值工程,2013,32(11):251-252.
被引量:3
9
郭秀梅,韩瑞亭,王丽.
“前校后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医药,2013,26(2):287-288.
10
平先秉,朱冰.
湖南省地方高职商科类专业“集合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J]
.理论观察,2013(4):55-56.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王秉清.
高职高专形象设计专业化妆课程的创新与改革[J]
.成人教育,2011,31(9):112-113.
被引量:5
2
范雅玲,高素芬.
高职会计专业“后订单、广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3):17-20.
被引量:1
3
李晓芸.
中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6):180-183.
被引量:2
4
任琦.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育改革方法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2(4):29-30.
被引量:2
5
李卫国.
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现阶段发展困境和对策[J]
.时代教育,2012(21):229-229.
6
魏三强,陈秋.
基于兴趣小组的动漫专业教改实践与创新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1):120-123.
被引量:3
7
张葵葵,李俊.
高职电力专业校企合作有效模式探究[J]
.科学与财富,2012(9):95-95.
8
熙红.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问题分析[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116-116.
9
石昭仲.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
.考试周刊,2013(2):159-160.
10
张青瑞.
“校”“园”合作: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6):81-83.
被引量:16
1
邱志文,钟燕辉.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4-4.
被引量:4
2
吴玉厚.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48-51.
被引量:7
3
郑益仙,胡俊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09(3):8-9.
被引量:38
4
李冠霖.
技工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初探[J]
.南方论刊,2007(9):106-107.
被引量:1
5
张艳红.
高职学生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厦门市高职院校为例[J]
.科教文汇,2013(27):8-9.
被引量:2
6
王鑫.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价值工程,2013,32(34):281-282.
被引量:1
7
马军.
中法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对中法合作办学的启示[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77-79.
被引量:4
8
陈国.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广州的经验[J]
.中国社会工作,2009(3):12-13.
9
张世民.
多路并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0):148-149.
被引量:5
10
潘大明.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价值工程,2010,29(20):190-191.
被引量:4
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