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进行高校礼仪教学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礼仪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把礼仪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单纯地记忆繁琐的礼仪内容的条款不可取,应当让学生深入了解礼仪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内化为礼仪行为。
作者
李海叶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出处
《科教文汇》
2009年第22期29-29,共1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
礼仪
仁爱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丁鼎.
“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J]
.齐鲁学刊,2007(4):13-15.
被引量:21
2
叶碧.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J]
.浙江社会科学,2007(2):132-136.
被引量:16
3
刘平.
一节礼仪课的分段式教学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04(11):76-76.
被引量:3
4
蔡尚思.
孔子思想问题的百家争鸣[J]
.哲学研究,1983(2):72-7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杨志刚.
礼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38-43.
被引量:10
2
[美]托马斯·库恩 金吾伦 胡新和 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8,159,10.
3
.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6
杨伯峻.《试论孔子.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4页.
7
李泽厚.《华夏美学·李泽厚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227、228页.
8
丁鼎.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A].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
9
皮锡瑞.三礼通论[A].经学通论[C].北京:中华书局,1982.
共引文献
42
1
荆云波.
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J]
.百色学院学报,2009,22(2):29-33.
2
柯远扬.
我国十来年孔子研究评述[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104-113.
被引量:2
3
刘蔚华.
关于孔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
.齐鲁学刊,1984(1):45-51.
4
李果仁.
近十年孔子研究观点介述[J]
.东南文化,1991(5):24-29.
5
董红亚.
礼、礼仪及对生活德育实践的启示[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94-99.
被引量:2
6
马新春.
孔子仁礼观思想初探[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3):46-48.
7
陈文殿.
人之生命生成的文化自觉[J]
.齐鲁学刊,2008(3):75-78.
被引量:4
8
张杰,曹莉.
基于儒家文化视域下的奥运礼仪文化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2):43-44.
被引量:2
9
林莉.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J]
.武夷学院学报,2008,27(4):59-62.
被引量:15
10
花鸥.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传统的范式控制[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1):5-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数数“礼仪”大作用[EB/OL].2009-(J3-21).http//www.ishengsheng.com/qzmsjq/liyi/200811/368html.
2
王艳珍,卢小平,刘瑞享.
模拟实训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2007(12):55-56.
被引量:18
3
黄铮.
关于高校礼仪教学的几点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A02):82-84.
被引量:5
4
董辅华.
“现代礼仪”实践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4):97-99.
被引量:5
5
黄亚兰.
礼仪教学改革初探[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0(2):92-9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尚来彬.
高校礼仪实验课实训优化初探[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3):146-147.
1
王梅.
构建初中历史课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28):174-174.
2
梁树厚.
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5):65-65.
3
吴婷.
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7):160-160.
被引量:1
4
杜春刚.
浅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27):226-226.
5
侯万林.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17(13):129-130.
被引量:3
6
徐庆全.
景观深处的文章[J]
.中国新闻周刊,2009(28):77-77.
7
王海燕.
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J]
.学子(理论版),2015,0(10):13-13.
8
张飞.
让高考作文形象起来[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4):146-147.
9
浙江省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面向行为养成 落实行为变化 体现行为发展[J]
.上海教育科研,2010(12).
10
中国教育报刊社“美丽校园”摄影征稿启事[J]
.中国高等教育,2017(3):23-23.
科教文汇
2009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