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的规律,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建议,为本地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
杨耿斌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8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玉米螟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25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18
1
全国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J].植物保护学报,1988,15(3):145-152.
2
王振营,鲁新,何康来,周大荣.
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02-412.
被引量:149
3
曹艳维,张凤,孙凤.
玉米螟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3):165-165.
被引量:6
4
黄春艳,顾成玉,朱传楹,张增敏,张匀华,郭梅.
北方一代区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99,1(1):49-51.
被引量:4
5
李红,旷龙江,吴海娟,李静秋.
齐齐哈尔市玉米螟发生量的预测预报[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1):48-50.
被引量:14
6
黄春艳,顾成玉,朱传楹,张增敏,郭梅.
北方一代区玉米螟发生量预测及防治决策模型研究[J]
.植物保护,1999,25(3):16-17.
被引量:3
7
贾乃新,杨桂华,李绵春.
越冬代玉米螟化蛹前在玉米垛内的活动和化蛹部位[J]
.东北农业科学,1987,39(2):31-32.
被引量:7
8
王蕴生.玉米田外防治玉米螟的可能性[J].植物保护,1983,9(3):35-35.
9
李璧铣 高书兰 等.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的行为及分布研究[J].河北农学报,1985,10(3):69-74.
10
刘晓峰,王俊.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98-9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06
1
王世伟.
玉米螟的发生和防治[J]
.农村实用技术,2004(7):26-27.
被引量:1
2
顾成玉,梁艳春,张广芝,姜晓军.
玉米螟发生量微机预测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6):9-13.
被引量:6
3
程振衡,孙勇.
亚洲玉米螟血淋巴的凝集素活性[J]
.昆虫学报,1993,36(1):14-20.
被引量:6
4
程振衡,汪文陆.
刀豆氨酸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理生化效应[J]
.昆虫学报,1993,36(4):390-395.
被引量:4
5
邱国柱,张文信.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5(2):21-21.
被引量:4
6
鲁新.
亚洲玉米螟田间主要死亡因子分析[J]
.玉米科学,1993,1(2):77-79.
被引量:8
7
高云霞,王振营.
玉米品种资源心叶期抗螟性研究[J]
.植物保护,1993,19(5):26-27.
被引量:2
8
鲁新,李建平,忻亦芬.
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4):313-318.
被引量:11
9
丁群星,谢友菊,戴景瑞,米景九,李太元,田颖川,乔利亚,莽克强,刘宝兰,王音,冯平章.
用子房注射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3,23(7):707-713.
被引量:112
10
李文德,李万贵,陈素馨,朱平仇,虞国新,张锁建.
合成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玉米螟[J]
.生物防治通报,1989,5(1):37-4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25
1
刘芳,孟建玉,苏丽,张长禹.
亚洲玉米螟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在UV-A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2021(1):96-107.
2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5,13(z1):142-143.
被引量:48
3
许国庆,王兴亚,陈彦,徐蕾.
辽宁第二代玉米螟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发生比较及其防治方法探讨[J]
.玉米科学,2010,18(6):111-114.
被引量:10
4
昝庆安,张丽,和淑琪,张立敏,陈斌,李正跃.
亚洲玉米螟在玉米和甘蔗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卵行为[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1):10-16.
被引量:1
5
苏国连,李正跃,陈斌,桂富荣,和淑琪.
亚洲玉米螟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基因(Pgi)全序测定及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2):201-209.
被引量:1
6
韩娟,陈小波,葛红,刘立春,顾国华.
我国棉田玉米螟研究概况[J]
.南京农专学报,2003,19(4):32-36.
7
杨桂华,王蕴生.
亚洲玉米螟雌雄蛾对不同光波的趋性[J]
.玉米科学,1995,3(A01):70-71.
被引量:19
8
谢建军,钟国华,陈新芳,陈文团,徐齐云,胡美英.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化学感受器种类与分布的形态学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2006,25(1):71-75.
被引量:12
9
胡好莉,李红,董丽红.
气象条件对玉米不同病害的影响差异研究[J]
.黑龙江气象,2006,23(2):23-24.
被引量:2
10
史晓利,王红,杨益众.
环境胁迫对亚洲玉米螟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6,14(2):137-14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1
1
文丽萍,周大荣,王振营,何康来.
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和滞育解除与水分摄入的关系[J]
.昆虫学报,2000,43(S1):137-142.
被引量:13
2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5,13(z1):142-143.
被引量:48
3
李海英.
国内玉米病虫害防治与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探究[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54-54.
被引量:4
4
张帆,孙光芝,李赤,孟昭君,李忠友.
高效寄生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及品系田间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4):279-280.
被引量:11
5
谢为民,王蕴生,杨桂华,李建平,张荣.
亚洲玉米螟危害玉米产量损失估算方法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1):61-64.
被引量:8
6
周敏砚,张福群.
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效益评价[J]
.农业技术经济,1994(2):51-52.
被引量:2
7
刘宁,文丽萍,何康来,王振营,赵廷昌.
不同地理种群亚洲玉米螟抗寒力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2):163-168.
被引量:34
8
谢为民,王蕴生,杨桂华.
取食玉米植株不同部位对玉米螟幼虫成活和发育的影响[J]
.植物保护,1989,15(4):16-18.
被引量:15
9
鲁新,张国红,李丽娟,刘宏伟,汪洋洲.
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3):241-245.
被引量:41
10
许彪.
长期坚持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态效益[J]
.辽宁农业科学,2006(1):58-5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张海燕,王丽艳,杨克军,赵长江,赵莹,胡雪微,李欣诺.
黑龙江省中西部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7):52-54.
被引量:7
2
张冠勇.
浅析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3,33(6):95-95.
被引量:2
3
马长山,于生,陈亿兵,曾升华.
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35(6):40-42.
被引量:2
4
张岩.
玉米虫害的生物防治策略分析[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4):127-127.
被引量:1
5
郑天翔,雷玉明,殷大泽,张凤凤,张婷婷.
我国玉米螟的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4(18):8-11.
被引量:8
6
侯月敏,宋显东,王振,庄宝龙,赵薇,孙苓芙,王碧瑶,陈继光,于洪春.
哈尔滨市郊区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与卵块空间分布研究[J]
.植物保护,2018,44(4):151-15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海小东,张玉龙,罗军科,何建国.
固原市原州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15-116.
2
郑继超,王丽艳.
黑龙江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15,0(18):17-18.
被引量:2
3
周哲宇,张航航,吴昊,朱虹.
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和小菜蛾的致病力及其侵染差异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32(6):728-734.
被引量:8
4
王海晴.
浅析玉米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7,37(24):29-29.
被引量:1
5
侯月敏,宋显东,王振,庄宝龙,赵薇,孙苓芙,王碧瑶,陈继光,于洪春.
哈尔滨市郊区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与卵块空间分布研究[J]
.植物保护,2018,44(4):151-157.
被引量:8
6
雷文雪,黄娟,苟思源,潘艳,张海玲.
不同微生物杀虫剂对玉米螟的致毒作用研究[J]
.生物化工,2018,4(4):97-99.
被引量:1
7
李健民,杨恒山,张常弘,石凯,董永义,赵艳琴,张宏宇,林美荫.
3种绿色防控技术对亚洲玉米螟田间防效的测定[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2):155-159.
被引量:13
8
于洪春,赵薇,侯月敏,宋显东,王春荣,裴海英,王振,庄宝龙,孙苓芙.
亚洲玉米螟哈尔滨种群滞育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49(12):1-8.
被引量:6
9
王振营,王晓鸣.
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J]
.植物保护,2019,45(1):1-11.
被引量:140
10
李妍颖,何柯杭,房爱省,郝引川,仵均祥.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及大喇叭口期喷药对大斑病的田间防效[J]
.西北农业学报,2019,28(8):1344-1350.
被引量:9
1
李家荣.
稻曲病研究进展及防治建议[J]
.植物医生,1996,9(1):2-3.
被引量:1
2
王来弟.
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建议[J]
.农村实用科技,2005(4):43-43.
3
张海剑,索相敏.
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J]
.现代农村科技,2016(10):23-23.
被引量:1
4
王立勇.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9):3-3.
5
孙承军,陈永凡.
草坪上蛴螬的发生与防治[J]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117-117.
6
纪雪松.
浅谈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7):3-3.
7
朱国权.
苦瓜枯萎病的病害防治探讨[J]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4):82-83.
8
赵亚菊.
礼县蚕豆枯萎病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3):80-81.
9
徐刚.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7(13):110-110.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