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苏轼“最善少游”探赜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苏轼是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重视奖掖和提拔人才。在苏门作家中,秦观最得苏轼垂青,得到苏轼的帮助最多,他自与苏轼订交后,人生之路便与苏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俱荣俱损。何以苏轼于"苏门四学士"中"最善少游",主要是因为秦观才学出众,二人脾气相投,因而心神交契。
作者
朱安义
机构地区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7-10,共4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苏轼
秦观
“最善少游”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崔铭.
试论“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J]
.唐都学刊,2002,18(2):84-8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颜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
[美]弗里德曼(J·L·Freedman)等 著,高地等.社会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
4
1
陈祖美.
读《苏轼诗集》漫笔[J]
.潍坊学院学报,2005,5(1):12-19.
2
顾聚兴.
高分辨率红外摄像机[J]
.红外,2006,27(5):32-32.
3
喻世华.
论苏轼的为师之道——以李廌为例[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2):59-64.
被引量:10
4
喻世华.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论苏轼与秦观的交谊[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83-8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
1
于翠玲.
秦观与苏轼的交往[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36-41.
被引量:1
2
[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
颜中其.苏东坡佚事汇编[M].长沙:岳麓书社,1984.
5
邹同庆 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320.
6
[宋]苏轼.苏轼文集[M].(清)王文浩,冯应榴,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王水照.论洛蜀党争的性质和意义[J].河北师院学报,1995(1).
8
梁建国.
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J]
.历史研究,2009(2):21-37.
被引量:17
9
喻世华.
千秋功罪任评说——苏轼与王安石关系及其评价的审视[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3):57-66.
被引量:6
10
李显根.
苏轼与秦观相知相契探因[J]
.求索,2010(11):200-20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喻世华.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论苏轼与秦观的交谊[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83-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喻世华.
论苏轼与鲜于侁的忘年交谊[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28(5):50-53.
被引量:2
2
喻世华.
论苏轼与广西的情缘及意义[J]
.惠州学院学报,2013,33(1):27-30.
被引量:2
3
喻世华.
论苏轼“和而不同”教育思想的价值——以苏门“同”与“不同”为视角[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1):1-8.
被引量:1
1
王翼奇.
《绿痕庐吟稿》选登[J]
.炎黄纵横,2007(5):26-27.
2
刘晓晶.
论社会环境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影响[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3(2):87-88.
3
周学明.
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J]
.天津社会科学,1994(6):67-70.
4
王水照.
《苏轼研究史》序[J]
.中华文化论坛,2002(1):121-122.
5
郑顺婷.
论江南文化对顾况诗歌的影响[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54-58.
被引量:1
6
张北平,蔡才生.
重读欧阳修[J]
.审计与理财,2009(4):64-64.
7
和苗苗.
论苏轼的“穷而后工”[J]
.决策探索,2009(18):78-78.
8
袁书云.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的复杂人格[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4):78-78.
9
张永刚.
论“钟谭体”的形成[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0(2):101-105.
10
郝庆军.
鲁迅与中共关系再探——从鲁迅与瞿秋白订交谈起[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44-48.
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