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人才政策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的人才政策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团结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才政策;2.压制、打击和迫害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才政策;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人才政策。
作者
冉小毅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6-37,共2页
Theory Front
关键词
人才政策
人才强国
科教兴国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7
1
李晓园,吉宏,舒晓村.
中国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1(7):83-85.
被引量:38
2
吕志奎.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执行研究的新视角[J]
.太平洋学报,2006,14(5):7-16.
被引量:133
3
苏黎馨,冯长春.
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与国外大都市区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5-25.
被引量:24
4
李锡元,边双英,张文娟.
高层次人才政策效能评估——以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1):114-119.
被引量:36
5
李东升,张再生.
天津市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83-187.
被引量:19
6
佟林杰,孟卫东.
京津冀区域人才特区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经济与管理,2015,29(5):15-18.
被引量:7
7
徐继华,何海岩.
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跨区域治理解决路径探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15(45):65-71.
被引量:7
8
何磊.
京津冀跨区域治理的模式选择与机制设计[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17(6):86-91.
被引量:8
9
邸晓星,徐中.
京津冀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37-40.
被引量:29
10
周娅,张振改.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的演变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17(1):13-22.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
1
刘亚娜,董琦圆,谭晓婷.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政策评估与反思——基于2013—2018年政策文本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5):47-58.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邵任薇,林姗,林绮珊.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珠三角地区人才政策研究[J]
.探求,2022(3):55-66.
2
辛灵,高鹏飞.
以人才引领京津冀区域聚力发展的策略[J]
.社会科学家,2024(2):127-133.
3
李峰,徐付娟,郭江江.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科技人才流动模式研究——基于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22,40(3):454-463.
被引量:21
4
霍玉洁,张海燕,李晶.
京津冀协同发展策略下河北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人力资源,2019(18):78-78.
被引量:2
5
田楠.
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技术技能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77-88.
被引量:9
6
陈曦萌,李紫晴.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广西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4):52-56.
7
刘蕾,张菡容.
“人才战2.0”背景下青年博士择业的诉与求——基于山东省青岛市博士人才招聘活动的实证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20(10):57-64.
被引量:3
8
陈嘉奇,陈曦然,朱汉平.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南沙人才政策优化探讨--基于“政策工具-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分析[J]
.中国人事科学,2021(2):72-79.
被引量:5
9
杨楠.
京津冀协同基础因素对河北省科技人才流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20(33):54-56.
10
刘亚娜,谭晓婷,杨艳丽.
协同视角下京津冀人才政策网络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1,43(3):65-74.
被引量:3
1
李杙.
正确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的有关论述[J]
.贵州社会科学,1984(4):11-17.
2
王宗仁.
说真诚[J]
.今日科苑,2004(7):48-48.
3
回望三十年:十个人的1976[J]
.中国社会导刊,2006(02X):7-7.
4
乌云其其格.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蒙古语散文初探[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0(5):46-52.
5
“文化大革命”时期蒙古族文学研究概述[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5,0(2):47-49.
6
陈鸿琛.
“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必要的[J]
.社会科学,1980(5):150-150.
7
乔幼梅,贺立华,赵璐.
三代人青春发言[J]
.青年思想家,2004(5):92-95.
8
曹淑江.
爱情、婚姻中的理性与女性的人生选择[J]
.经济学家茶座,2007(4):116-119.
9
天地之间 莫贵于民——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J]
.理论与当代,2005(1):61-62.
10
华玉.
“文化大革命”时期蒙古文学叙事特点[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7,0(1):43-46.
理论前沿
2009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