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两年半制教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素质培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目前两年半制教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素质培养问题,从课程设置、日常科研训练、选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一些好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作者
魏玺章
机构地区
国防科技大学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36-38,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创新性
来源
课程设置
选题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9
1
化月凡.
硕士生培养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对我国硕士生两年制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75-276.
被引量:3
2
许军华.
试论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生的个性化培养[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135-136.
被引量:1
3
陈闻,苏平萍.
二年制硕士生培养模式试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32-35.
被引量:5
4
赵雯,梅珊.
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 造就新型国防科技人才[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32-34.
被引量:2
5
蔡绍晖,任先达,雷兵,桂飞.
学制“三改二”后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63-66.
被引量:6
6
袁祖望.
加强硕士生科研训练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J]
.江苏高教,2003(4):65-67.
被引量:16
7
陈海瑛,曹明富.
论硕士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88-89.
被引量:4
8
柯卫.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2):324-327.
被引量:4
9
魏晓慧,吴庆禹.
抓好中期考核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J]
.中国林业教育,2000,18(3):44-4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胡玉明.
正确处理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几个辩证关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42-44.
被引量:6
2
丁雪梅,钱乙余,张满山,刘家琦.
参照国际模式 结合中国国情 进行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上)[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1):61-64.
被引量:5
3
任兵.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看两年制硕士生的培养质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0):51-56.
被引量:15
4
许为民,曹蕴娴,陈慰浙.
硕士生学制的国际比较与改革借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23-26.
被引量:10
5
杜希民,张建中,全丽娟.
积极探索 稳妥推行——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之管见[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31-34.
被引量:4
6
任兵.
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12-16.
被引量:14
7
毛力,张基温.
硕士生学制“三改二”争论之我见[J]
.计算机教育,2005(11):47-49.
被引量:2
8
吴杨,丁雪梅.
欧洲硕士学位类型、学制的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6(2):50-53.
被引量:12
9
中央台.中国人何时能攀上诺贝尔奖这座高峰[N].中国电视报《新闻调查》,2000(24).
10
张应春,丁毅强,曾文曲.
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及对策[J]
.高教探索,2000(2):63-65.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6
1
罗党论,杨文慧,曾恺翔.
出身与学术影响力——以中国会计学术领军人才为例[J]
.当代会计评论,2023(4):1-18.
2
徐悦,宋涛.
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略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2):58-60.
被引量:2
3
杨力斌,黄知涛,冯道旺,王颖.
工科博士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与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68-70.
被引量:6
4
德永军,张秋良.
对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定量评估的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2004,22(S1):113-115.
被引量:2
5
钱增瑾,孙东平.
我校实行硕士生两年制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26-26.
6
周明.
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背景下保证培养质量的路径选择和制度重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3):17-19.
7
刘建秀,杨新宇.
研究生的知识积累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19-120.
被引量:2
8
丛艳平,王洪金,袁凯.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培养目标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3):80-82.
被引量:2
9
殷述广,张乐勇.
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反思[J]
.科技信息,2007(22):7-7.
被引量:3
10
田逢春,曾孝平,鲜永菊,李立.
建设开放性实验平台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9):119-121.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20
1
乐江,周光礼.
“导师制”与“老板制”中外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2):117-123.
被引量:23
2
武毅英,陈梦.
困惑与出路: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2008,24(2):99-105.
被引量:35
3
车昌燕,张国华.
浅谈高等医学教育中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107-108.
被引量:6
4
张鹏程,邓平基,吴静.
物理学研究方法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9,26(4):1358-1360.
被引量:1
5
董靖竹,张东华,薄红,郭劲松,周佳,李凌.
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探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5):132-133.
被引量:3
6
白秀丽,魏舶.
浅析导师对研究生素质的影响[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155-156.
被引量:3
7
薛惠锋.
研究生成才过程中需培养的六种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1-4.
被引量:8
8
聂绍平.
心血管硕士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培养浅见[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9):710-712.
被引量:4
9
韩映雄.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真的促进了学生学习吗?[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5):59-62.
被引量:10
10
承欧梅,蒋青松,晏勇,王学峰,潘良明.
研究生综合科学素养养成的思考[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66-126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蔺洁,潘晓冬,勇强,杜兰平,王绿娅.
研究生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科研项目中培养方法的几点思考[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8):5598-560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林华,詹淑琴,刘爱华,王玉平,贾建平.
新形势下神经内科研究生专业特色培养的模式探索[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7):5374-5376.
被引量:4
2
孙常莉,刘国刚,滕惠杰,陈博,迟昕航,张祖明,刘同奎.
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8):5582-5583.
被引量:3
3
于永波,韩书婧,初平,金雅琼,鲁洁,郭永丽,倪鑫.
实验室学术例会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6):48-49.
被引量:6
4
王生才,邰隽,张杰,葛文彤,刘原虎,倪鑫.
浅谈科研能力训练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8-30.
被引量:17
5
朱锋,石琼,李振宇.
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0):836-837.
被引量:9
6
蔡楠,翁侨,周玉皆.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科研训练需求问卷调查与思考[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32(1):123-125.
被引量:7
1
李菁.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2010,0(5):148-148.
2
卫秋芬.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素质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2013(4):157-157.
3
区诗德.
谈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素质[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3):30-32.
4
邢哲.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4,11(1):20-20.
5
张向葵,关文信.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6):22-24.
被引量:6
6
姚喜贵,张国忠,庞海云.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3):64-65.
7
马廷才.
良好心理品质有助于创新品质的培养[J]
.新课程(下),2007,0(7):17-17.
8
朱怡青.
创新教育:21世纪的呼唤——兼论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江汉学术,1999,30(4):87-91.
被引量:10
9
徐德龙.
自强不息 奋发有为 争创一流大学[J]
.中国冶金教育,2002,7(4):1-4.
被引量:2
10
傅志泉.
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途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6,15(4):114-114.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