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语用功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语言的形式、意义入手,分析了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以及语境对它们的制约限制作用。然后,简单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及其理解过程。
作者
曾建国
机构地区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4-55,57,共3页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语用功能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常晖.
认知-功能视角下隐喻的汉译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57-59.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王斌.
异化翻译的语篇衔接模式[J]
.中国翻译,1999(5):14-16.
被引量:15
2
钟良弼.
从“蟋蟀”和“杜鹃”看词语的文化传统[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1):7-12.
被引量:46
3
陆莺.
论异化翻译的最优化[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150-153.
被引量:23
4
张梅岗.
论比喻型合成术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22-25.
被引量:6
5
熊启煦.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8):342-345.
被引量:34
6
常晖,孙琳.
汉英动物词语国俗语义的差异[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50-153.
被引量:2
7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 M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0.
8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M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9
Langacker, R. F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 M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Beijing :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1/2004.
10
Shuttleworth, M. & Cowie, M.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Z ].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共引文献
15
1
陈怀彦.
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及方法[J]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8):87-90.
被引量:7
2
张燕.
隐喻相似性与英语词汇教学[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5):112-113.
3
常晖.
认知—功能视角下科技英语修辞及其汉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10,23(1):12-15.
被引量:6
4
鲍勤,陈利平.
英语隐喻类型及翻译策略[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72-78.
被引量:5
5
覃承华,郭小娟,陆巧玲.
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8):40-43.
被引量:3
6
郭善芳.
英汉喻义模糊与缺损及翻译策略[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93-96.
被引量:1
7
孟志刚,熊前莉.
中国认知隐喻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1):48-53.
被引量:5
8
孟志刚,熊前莉.
中国认知翻译学研究20年[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1):104-107.
被引量:5
9
王琳琳,张庆荣.
从文化角度看中医英译的对策[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3):193-195.
10
黄莉萍,谢世坚.
认知视角下计算机英语的隐喻及其翻译[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6(6):39-4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4
1
单红见.
从语用的角度诠释日常会话中的间接言语行为[J]
.文教资料,2008(22):46-48.
被引量:1
2
周桂芝.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5):83-85.
被引量:6
3
宋静.
论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J]
.昆明大学学报,2004,15(2):28-30.
被引量:2
4
张浩然.
《三国演义》罗译本评析[J]
.福建外语,2001(1):49-54.
被引量:22
5
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1962
6
Bierwisch,M.Semantic Structure and Illocutionary Force[].Speech Act Theory and Pragmatics.1980
7
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Applied Linguistics.1983
8
Robinson,Douglas.Becoming a Translator: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2003
9
Robert.M.Three kingdoms[]..2010
10
梁娜,杨烁.
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
.东南传播,2009(3):99-101.
被引量:68
引证文献
3
1
李鹏辉,贾德江.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语用等效翻译策略——以《三国演义》罗译本中人物对话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2):172-174.
被引量:1
2
张小南.
简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J]
.内江科技,2010,31(9):35-36.
被引量:1
3
朱琳琳.
关于农村老年人智能手机依赖行为探因的文献综述[J]
.科技传播,2024,16(4):120-1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唐艳.
论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J]
.北方文学(中),2012(5):136-136.
2
肖娜,贾德江.
话语分析视角下《水浒传》中的人物对话翻译[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109-112.
1
曹起.
“零接触”的语义双解[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1):114-114.
2
吴尚义.
浅谈形容词的句法功能[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6(1):90-92.
被引量:2
3
包红芳,徐晓莹.
论二语习得中情景语境对语义翻译的限制作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121-123.
4
黄国营.
语气副词在“陈述—疑问”转换中的限制作用及其句法性质[J]
.语言研究,1992(1):9-11.
被引量:9
5
孙洪威.
“V+光”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其对数量的限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7(3):80-83.
6
吕文静.
话语标记语well的关联理论阐释[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44-46.
被引量: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