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初中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我概念相关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145名农村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家庭功能采用FAD量表,自我概念采用SDQ)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我概念有显著相关,且家庭功能能够较好的预测自我概念中的部分因子,其中总功能和角色对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作者
杨槐
王江华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38-40,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农村初中学生
家庭功能
自我概念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郑全全,耿晓伟.
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
.心理科学,2006,29(3):558-562.
被引量:21
2
方晓义,徐洁,孙莉,张锦涛.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44-553.
被引量:258
3
张野,张东宁.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58-861.
被引量:13
4
王振宏.
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3):22-27.
被引量:81
5
钞秋玲,郭祖仪,王淑兰.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3):147-149.
被引量:68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赵崇莲,李宏翰.
高自我价值感的负效应:自我危机与攻击[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78-81.
被引量:6
2
易法建.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
.青年研究,1998(6):35-39.
被引量:34
3
刘萍,王振宏.
国外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建构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2):84-89.
被引量:44
4
何先友.
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关系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1):45-48.
被引量:53
5
周国韬,贺岭峰.
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3):39-44.
被引量:104
6
段建华.
主观幸福感概述[J]
.心理科学进展,1996,6(1):46-51.
被引量:372
7
池丽萍,辛自强.
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1,21(3):55-60.
被引量:141
8
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
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2):50-54.
被引量:65
9
刘凤娥,黄希庭.
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J]
.心理学动态,2001,9(2):136-140.
被引量:92
10
蔡华俭,杨治良.
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J]
.心理学报,2002,34(2):168-174.
被引量:56
共引文献
434
1
李敏,汤雅婷,刘文沃,谢相宜.
基于缺陷感中介作用的高职医学生家庭功能与躯体化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2020(20):2855-2859.
2
卢春丽.
基于希望感中介作用的城市老年人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关系调查——以龙岩市为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5):44-50.
3
徐检,杨群.
留守儿童童年期创伤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精神病态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4(21):1-5.
4
杜赟鹏,马嘉悦,付梦颖,严梦音.
家庭关系对常态化防控期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调节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3(10):48-51.
5
韩嘉蕾,王学臣.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7):6-8.
被引量:1
6
徐华春,张文婷,钟霜,胡琰敏.
亲情被疏远还是拉近?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家庭关系的影响[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2(1):23-43.
7
白海娟.
假释犯回归社会的困境与帮扶探析[J]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2022(4):16-24.
被引量:1
8
张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2(10):13-16.
9
段晓英,言炎,黄慧.
少年犯自我控制及相关因素的探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85-89.
被引量:8
10
黄玉芬,李伟健.
初中生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系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23-27.
被引量:11
1
聂梅,张大均,潘彦谷.
中学生正念与问题行为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
.教育科学论坛,2017(10):78-80.
被引量:1
2
唐蕾.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
.知识经济,2010(17):57-58.
3
杨玲.
“核心自我评价”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J]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2):49-53.
被引量:12
4
于清.
浅议中职教师在就业教育背景下如何调整角色定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221-221.
5
李玉.
论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功能与角色定位[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1):77-78.
被引量:1
6
罗世兰,张大均,潘彦谷.
初中生心理素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教育科学论坛,2016(2):9-14.
被引量:12
7
卢洁丽,黄蕾,殷少亚,兰姣.
中小学教师恢复体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J]
.亚太教育,2016,0(9):209-210.
被引量:1
8
李焰,赵君.
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S1):168-174.
被引量:88
9
徐丽丽,侯雪娇.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科教导刊,2016(12Z):158-160.
10
李晶,张杰,朱莉琪.
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科学,2011,34(3):619-624.
被引量:13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