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他认为"自在"与"自为"在审美对象中可以调和为一种自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的赋予审美对象以"准主体"的地位,这样,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便形成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界定为关系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学审美对象主客二分存在方式观的一种超越。
作者 董惠芳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1-194,共4页 Forward Pos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 2[美]M.李普曼.当代美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86.
  • 3[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 4[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8-109;172-174.
  • 5张永清.论作为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的交互主体性[J].人文杂志,2006(5):75-80. 被引量:7
  • 6[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69.
  • 7[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0.
  • 8[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 9[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 10[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12

  • 1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 2杜夫海纳 韩树站.《审美经验现象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 3Dabney Townsend.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London Academic.1989).p.12-13.p.7
  • 4“现象学视域中的自然美”[J].社会科学战线,2001,.
  • 5杜夫海纳:《论抽象绘画的表现性》,《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24页
  • 6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First published 1995,by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age 200
  • 7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First published 1995,A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edited Davaid Cooper, page 124.
  • 8《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81页
  • 9[美]福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 10Richard Keamey,Modem Movements in European Philosophy(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6).p.23

共引文献1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