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本”教育、“物本”教育、“人本”教育——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考察,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与古代社会的"经验科学"和"生存技术"相适应的"神本"教育、与近代社会的"物性科学"和"物化技术"相适应的"物本"教育、与现代社会的"人性科学"和"人化技术"相适应的"人本"教育。
作者
李桂花
孙秀云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Bzx02)
关键词
科技进步
教育发展
“神本”教育
“物本”教育
“人本”教育
分类号
G51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1
[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M].周煦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
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
[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
许良英,刘明.爱因斯坦文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6
吴文新.
论科学技术的“人本”走向——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来看[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22(1):57-61.
被引量:8
7
李桂花.科技的人化-对人与科技关系的哲学反思[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61-196.
共引文献
33
1
谢周庆.
试析科技、人与自然[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6):21-23.
被引量:1
2
杨飞云.
苏格拉底法解读[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161-162.
3
叶岱夫.
从悖论浅议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J]
.人文地理,2005,20(2):124-128.
被引量:8
4
李栋,陈卓.
现代与后现代视野中的德育改革[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66-69.
5
宋海龙.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31-34.
被引量:1
6
颜杰峰.
论先进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的立论基础[J]
.求实,2006(4):11-13.
7
叶岱夫.
初论人性时空场[J]
.人文地理,2006,21(3):120-123.
被引量:7
8
饶恒久.
“持世救偏”——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使命[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52-55.
被引量:1
9
宋海龙.
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1):1-5.
10
鲁娅妮.
再论卢梭:教育领域的批判与影响[J]
.前沿,2007(3):53-54.
同被引文献
15
1
吴发科.
人本教育观的剖析思考[J]
.现代教育论丛,2008(7):8-11.
被引量:3
2
马永庆.
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层面的以人为本[J]
.理论学刊,2013(2):20-24.
被引量:2
3
丁海东.
教育的人文化:两种文化及两种教育走向融合的一种必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1):5-9.
被引量:5
4
包蔼黎.
由阿莫那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想到的[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4-6.
被引量:1
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2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4页.
7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68页.
8
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
9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页.
10
《邓小平文选》第2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引证文献
3
1
张明举.
教育人本管理的产生及实现途径[J]
.文学教育(中),2010(9):133-134.
2
李桂花,曲家伟.
论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良性循环的实现[J]
.理论学刊,2015(2):83-90.
被引量:8
3
肖起清.
“双减”政策的逻辑意蕴:由分本教育转向人本教育[J]
.肇庆学院学报,2023,44(3):19-2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徐莲芳.
我国铜矿资源及开发利用[J]
.世界有色金属,2000(3):17-19.
被引量:12
2
赵冉,韩旭.
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及空间演进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2):23-29.
被引量:32
3
马越.
科技文明时代的风险伦理[J]
.伦理学研究,2015(2):127-132.
4
刘孝斌.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兼容性检验——基于上海市1991-2013年的数据[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71-76.
5
林凤丽.
科教兴国战略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经济纵横,2016(1):55-59.
被引量:2
6
翟俊宇,金晔,郑雅心.
浅谈科学技术与教育经济的关系[J]
.西部皮革,2018,40(20):76-76.
7
宋美喆,李孟苏.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9(3):19-25.
被引量:51
8
罗泽意,贺青惠.
科技进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3(2):85-90.
9
康健,龚元正.
“双减”政策是否改变了初中生的升学意愿?——基于西部R县的调查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4):46-57.
10
袁敏.
探讨韩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双减”政策的启示与反思[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4,34(1):33-35.
1
李桂花,金延姬.
论科技进步条件下教育的“人本”走向[J]
.现代大学教育,2008,24(6):80-84.
2
刘徽.
概念的寻绎——再读布列钦卡的《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5):92-96.
3
刘洪花.
对医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认识[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51-52.
被引量:3
4
李锦旺.
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探讨[J]
.成功,2012(7):132-133.
被引量:3
5
冯建军.
作为经验科学的教育科学之局限性[J]
.教师教育研究,1996,11(5):3-9.
被引量:1
6
罗海鸥.
至其诚 求其真 尽其性——试从教育本体论大学精神[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10):7-11.
7
郭晓英.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区别[J]
.亚太教育,2016,0(27):287-287.
被引量:3
8
王小溪.
读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J]
.学前课程研究,2009(9):58-59.
被引量:2
9
王康唐.
语文课应注重人本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3(36):52-53.
10
李龙.
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J]
.中国电化教育,2001(1):13-17.
被引量:16
教育探索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