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第5号地学断面的大地热流研究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地学断面的编制和研究是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协调的项目,同时也是国际岩石圈计划80年代后五年的重要课题——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简称GGT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地学断面综合研究来了解全球不同地质单元的岩石圈结构、成因和动力学模式。
作者
吴乾蕃
祖金华
谢毅真
康雨方
机构地区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6-129,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大地热流
分类号
P314.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28
参考文献
7
1
杨主恩,地震地质,1988年,10卷,4期,44页
2
吴乾蕃,中国地震,1988年,4卷,1期,41页
3
陈墨香,华北地热,1988年
4
吴乾蕃,现代地壳运动研究,1985年,1期,133页
5
吴乾蕃,地震科学研究,1984年,3期,29页
6
顾群,地震地质,1980年,2卷,4期,21页
7
团体著者,地热研究论文集,1978年
同被引文献
112
1
金昕,任光辉,曾建华,黄建刚,张治州,陈浮,杨毅,周友松,梁恕信.
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断面模型[J]
.四川地质学报,1996,16(2):120-134.
被引量:2
2
吴乾蕃,祖金华,廉雨方,谢毅真.
山西断陷带地热特征与地震活动性[J]
.华北地震科学,1993,11(2):14-22.
被引量:7
3
韩永辉,吴春生.
四川盆地地温梯度及几个深井的热流值[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3,14(1):80-84.
被引量:35
4
沈显杰,李国桦,汪缉安,邓孝,张文仁,杨淑贞.
青海柴达木盆地大地热流测量与统计热流计算[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1):56-65.
被引量:29
5
袁学诚,徐明才,唐文榜,王庆海.
东秦岭陆壳反射地震剖面[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6):749-758.
被引量:93
6
陈墨香,汪集旸.
中国地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1):320-338.
被引量:75
7
冯锐,黄桂芳.
华北地区地壳构造与地震活动[J]
.地质学报,1989,63(2):111-124.
被引量:24
8
王钧,汪缉安,沈继英,邱楠生.
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20(4):399-404.
被引量:59
9
王良书,李成,施央申,汪屹华.
下扬子区地温场和大地热流密度分布[J]
.地球物理学报,1995,38(4):469-476.
被引量:85
10
赵平.
地震波速与地壳岩石生热率关系的研究评述[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10(1):114-1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1
1
吴乾蕃,祖金华,廉雨方,谢毅真.
山西断陷带地热特征与地震活动性[J]
.华北地震科学,1993,11(2):14-22.
被引量:7
2
祖金华,吴乾蕃,廉雨方,陈新发.
新疆305地学断面北段的地热特征[J]
.地震学报,1999,21(4):439-442.
被引量:3
3
石卓,金旭,管彦武,陈晓冬.
内蒙古赤峰市热水镇地热田地球物理调查[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6):2168-2173.
被引量:5
4
金昕,任光辉,曾建华,黄建刚,张治川,陈浮,杨毅,周友松,梁恕信.
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断面模型[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1996,36(S1):13-22.
被引量:17
5
娄源清,刘明清,赵丽.
河南中、北部地区地热场特征及潜在地热应力区初步探讨[J]
.华北地震科学,2000,18(3):18-25.
被引量:7
6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J]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5):611-626.
被引量:317
7
刘峰,王贵玲,张薇,岳晨,陆川,黄起伟,欧小科.
燕山中部大地热流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以承德市七家-茅荆坝地热田为例[J]
.地质学报,2020,94(7):1950-1959.
被引量:9
8
孙猛,刘峰,陆川,岳晨.
河北省承德地区大地热流[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5):10144-10150.
被引量:7
9
傅大庆,邱建强,亓兆伟,闫方平.
承德地区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效果分析[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26(4):45-48.
10
梁恕信,孙彤彰,韩友珍,师水月.
中国第Ⅳ号地学断面大地热流研究[J]
.科学通报,1992,37(2):143-146.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428
1
安百州,曾昭发,闫照涛,张代磊,于朝阳,赵勇,杜亚男.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热储构造模式及地热资源分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4):1286-1301.
被引量:14
2
杨经绥,许志琴,汤中立,刘嘉麒,戚学祥,张泽明,吴才来,薛怀民,张金昌,张晓西,姜枚,曾载淋.
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J]
.地球学报,2011,32(S01):84-112.
被引量:8
3
康高峰,王辉,刘池洋.
鄂尔多斯盆地陇县地区含煤有利区构造预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2):5-9.
被引量:6
4
PEI,Shun-ping(裴顺平),XU,Zhong-huai(许忠淮),WANG,Su-yun(汪素云).
Discussion on origin of Pn velocity variation in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4,17(1):1-11.
5
赵海华,崔红庄,王军,侯旭波,季建清,赵晓喜.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及勘探意义[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4):9-17.
被引量:14
6
邱瑞照,邓晋福,周肃,李金发,肖庆辉,吴宗絮,刘翠.
华北地区岩石圈类型: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J]
.中国科学(D辑),2004,34(8):698-711.
被引量:55
7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吴志峰,刘宇.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期以来大地热流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格局和演变的影响[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4):318-325.
被引量:2
8
章立早.
学校管理智慧录[J]
.厦门科技,2005(1):51-52.
9
朱艾斓,徐锡伟,周永胜,尹京苑,甘卫军,陈桂华.
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3):629-636.
被引量:167
10
李淑琴.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趋向[J]
.中国石油企业,2005(4):72-73.
1
邓汝伊.
浅析热带风暴“海马”西行对百色市的影响[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A01):138-139.
2
什么是热带风暴?[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6):143-143.
3
台风“海棠”肆虐东南沿海[J]
.新安全,2005(7):42-45.
4
邹鑫.
太阳系八大行星名称的由来[J]
.地理教育,2008(4):18-18.
5
郑永寿.
追逐“海棠”[J]
.中国减灾,2005(8):21-22.
6
孙俊华.
海棠肆虐,警报声声——福州两县抗五号强台风拉响人防警报[J]
.中国人民防空,2005(10):45-45.
7
“碧利斯”热带风暴造成我国612人死亡[J]
.新安全,2006(8):43-43.
8
江西抗御台风“格美”掠影[J]
.江西水利科技,2006,32(3).
9
李燕,邱崇践,薄兆海.
MM5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数值模拟[J]
.高原气象,2008,27(6):1288-1294.
被引量:8
10
庞陈敏,郑永寿.
八方从容应对“海棠”[J]
.中国减灾,2005(8):19-20.
科学通报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