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威廉·莎士比亚的第19首十四行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创作的154首十四行诗更是文学的瑰宝。本文作者通过对莎士比亚的第19首十四行诗进行主题、艺术、结构、意象四个方面的分析,深入地探讨了诗人是如何表现十四行诗的优美和诗人内心的情感的。
作者
彭欢
彭学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赣南教育学院外语系
赣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文学之美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封娜,张红红.
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J]
.作家,2008,0(16):93-93.
被引量:1
2
田俊武,程宝乐.
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23-25.
被引量:18
3
William Shakespeare.The Riverside Shakespeare[]..197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曹明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2
Di Yanni ,Robert. Literature:Reading Fiction, Poetry, Drama and Other Essay[M].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90.
3
罗良功.A Survey of English Poetry[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
.新约圣经·马太福音[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1989..
5
Harrison, G. B. Introducing Shakespeare [M]. London 8W 5TZ press, 1966.
共引文献
17
1
刘媛媛.
解读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爱情密码[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0):227-228.
2
朱肖一.
《奥赛罗》意象功能解析[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1):38-42.
被引量:3
3
梁志坚,陈国华.
夏天? 春天?——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summer及其汉译的重新认识[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60-63.
被引量:8
4
祝敏.
莎诗隐喻认知机制的连贯性及其主题意义建构[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3(4):27-34.
被引量:7
5
任宇红.
《维洛那二绅士》爱情意象分析[J]
.大舞台,2013(1):8-9.
6
王金黄.
论《竹雨松风》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审美观上的差异[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3):47-50.
7
张凌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4):56-57.
被引量:1
8
李金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审美建构——基于模糊语言学的视角[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5):38-41.
被引量:2
9
张可.
功能视阀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语篇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7(9):84-86.
被引量:1
10
谢世坚,韦冬梅.
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诗经·国风》的植物隐喻[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3):88-93.
被引量:4
1
陈惇.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57-63.
被引量:9
2
魏丕植.
读莎士比亚[J]
.火花,2013,0(9):22-25.
3
董娴静.
莎士比亚戏剧文学的艺术特色[J]
.作家,2015,0(12X):158-159.
4
付锐.
想演“哈姆雷特”的“罗密欧”[J]
.智力(提高版),2011(5):1-1.
5
贺宁.
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疯癫”赏析[J]
.芒种,2014,0(10):149-150.
6
本月前瞻[J]
.东方企业家,2010(4):22-22.
7
Meera,Dolasia,仙人掌(选注).
与4月23日有关的世界三大文学巨匠[J]
.英语学习(阳光英语),2011(4):10-12.
8
戴昭.
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
.芒种(下半月),2013(4):59-60.
被引量:2
9
吴平春.
欲望是力,理性是光——论人文主义文学之“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1):186-187.
10
王骁勇,张军民.
足音跫然——人文主义文学的主题拓展及手法流变[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3):31-33.
文教资料
2009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