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会理论与英语教学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104,共3页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参考文献6
1 Michael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 Routledge, London, 1958, p. 132.
2 张欣.默会理论在高校外语课堂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3):39-41. 被引量:1
3 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2):7-13. 被引量:68
4 覃玉荣.默会知识与二语习得[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6):105-106. 被引量:3
5 陈洁.默会知识理论对商务外语教学的启示[J] .国际商务研究,2008,29(1):27-31. 被引量:2
6 陈明贵.试论默会知识及其教育学意义[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4):32-3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20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 .教育学报,1998(3):29-31. 被引量:648
2 孙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2):69-72. 被引量:7
3 简世德,邹树梁.从默会知识的视角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J] .湖北社会科学,2005(7):145-148. 被引量:13
4 丁建宁.默会知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24-27. 被引量:16
5 任效峰.“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探微[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3A):4-6. 被引量:6
6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29.
7 波多野谊余夫等.学习科学[M].东京: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4:167.
8 K. F. Cochran, J, A. Deruiter. R, A. King ( 1993 ).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 44, No. 4pp. 263 - 272.
9 冯茁.学科教学认知与教师专业发展[J].第二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2006.10.25-27)论文资料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1.
10 野中郁次郎、紺野登.知识经营的进展[M].东京:筑摩书房.1999:111.122,161.161-162.
共引文献73
1 梁松林.论中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创新及共享——基于知识创生理论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3(9):80-85. 被引量:1
2 梁松林.SECI(知识创生理论)对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共享和创新的启示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7-17. 被引量:3
3 韩梅.对特殊教育学科教学论改革的思考[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0(4):4-8. 被引量:1
4 李锋.网络教育:从“信息传递”走向“知识建构”[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7):24-27. 被引量:1
5 李锋,王荣良.基于知识创生螺旋理论的网络学习环境建设[J] .中国远程教育,2009(3):70-72. 被引量:8
6 蓝国兴.基于实训基础上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J]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3):77-80. 被引量:9
7 刘洁.解析教师实践性知识[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26-29.
8 尤兰萍,朱丽.美国“提喻法synectics”教学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8):51-55. 被引量:1
9 薛福荣.关于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社会工作导论课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0):186-188. 被引量:2
10 杨静.教师专业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 .教育学术月刊,2010(10):56-59. 被引量:8
1 四月的节日[J] .兰台世界(上旬),2009(4):72-72.
2 于翠红,张拥政.默会知识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131-132.
3 任天军.有爱,就没有流浪[J] .火花,2014,0(2):73-73.
4 张坤.张开双臂,拥抱多彩的人生!——《人生无悔》歌词赏读[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08(6):4-4.
5 哈佛哲学课为何受追捧?教学模式已经在中国流行[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0(8).
6 徐闻.“韩留”在上海[J] .黄金时代(下半月),2002,0(7):16-19.
7 朱俊华.中国流行新词汇及其英译探讨[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6):69-70. 被引量:1
8 纪虹.对电子琴及其教学的认识[J] .剧作家,2007(2):139-139.
9 阳倩倩,罗法洋.默会知识视阈下的“概论”课教学[J] .教育与职业,2014(21):140-142.
10 张凌.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与翻译研究[J] .语言教育,2014(3):56-60.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