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高校班集体的主导作用及其发挥途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高校班集体的基本特点入手,结合目前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探讨了如何从发挥高校班集体的维系功能、管理功能和展示功能入手,强化高校班集体对学生的主导作用。
作者
范彬
游菲
机构地区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42-43,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
班集体
主导作用
分类号
G647.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姜芳,别敦荣.
学分制改革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新要求[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82-84.
被引量:28
2
章玉安.
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1997(2):26-2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娄延常.
试行学分制与高等教育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1987,8(1):48-53.
被引量:10
2
杜作润.
试论教育的量度与中国学分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42(2):58-62.
被引量:6
3
(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著,杨楠.学生集体主义情操的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4
潘懋元.
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
.中国高等教育,2001(3):21-23.
被引量:219
5
黄爱华,别敦荣.
论学习自由与弹性教学管理[J]
.高教探索,2001(4):54-58.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8
1
刘占柱,姚丹,于彦华.
弹性学分制的探析与实践[J]
.社科纵横,2007,22(5):133-135.
2
贺大松,刘福华.
学分制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尝试[J]
.中国校外教育,2007(6):2-2.
被引量:2
3
黄婕,徐金花,闻秀媛,付水娣,陈国豪.
建立特殊的教育管理模式 做好后进生的“导学”工作[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4):107-108.
被引量:2
4
王玉忠.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途径探索[J]
.大众科技,2005,7(4):95-97.
被引量:17
5
王刚,肖伟.
浅谈学分制及其在警察院校的实践[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58-65.
被引量:1
6
王玉忠,谢志芳.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途径[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3):64-68.
被引量:22
7
白珍,方小伍.
学分制下民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8):303-305.
被引量:1
8
谭秀森.
论全面学分制与大学生创新教育[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89-91.
被引量:2
9
刘占柱,姚丹.
弹性学分制的理性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124-126.
被引量:11
10
吕京,丁钢.
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3):42-4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3
1
边守正.
加强养成教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J]
.探索与求是,2000(12):39-39.
被引量:3
2
朱闽.
高校的学生行为管理与养成教育[J]
.龙岩学院学报,1997,17(1):60-61.
被引量:3
3
赵群慧.
大学生养成教育途径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2):119-121.
被引量:30
4
万成海.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5):33-34.
被引量:16
5
钱程.
高校班集体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99-102.
被引量:16
6
魏可嘉,陈京辉,李超.
浅谈高校和谐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7(17):48-49.
被引量:9
7
邢国忠.
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29-33.
被引量:71
8
简福平,陈旭.
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87-89.
被引量:55
9
胡丽伟.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养成教育[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20-1021.
被引量:3
10
刘淑芬.
关于强化高职院校班级四个一建设的若干思考[J]
.石油教育,2009(5):39-4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陈红.
高职院校班集体育人主体作用的研究[J]
.北方经贸,2011(1):129-130.
被引量:1
2
赵荣梅.
养成教育在创建高校和谐班级集体中的作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27-22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红.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24-25.
被引量:8
1
张冬生,张葳.
以人为本 强化高校办公室的服务意识[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9):100-100.
被引量:2
2
张哲,李玫.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J]
.科技信息,2007(18):231-231.
3
钟婧.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66-68.
被引量:1
4
刘晓涵.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正能量”发挥途径初探[J]
.美与时代(城市),2013(9):10-10.
5
钟国芳,王健.
论学生社团在高校德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其作用发挥途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124-126.
被引量:11
6
陈建鹏.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
.课外语文(下),2015,0(2):147-147.
7
张亚杰.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例谈[J]
.学周刊(上旬),2014(3):202-203.
被引量:6
8
雷军林.
浅议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5,0(104):134-134.
9
包健峰.
高校班集体的基本特点、主导功能和建设意见[J]
.知识窗(教师版),2016(14):27-27.
10
戴亚虹.
高校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途径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55-55.
被引量:8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