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文明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村是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出现的,并且,生态文明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虽然,近几年来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缺点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综述了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村合理的建议。
作者
李蕾
塔莉
机构地区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生态学系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2期342-343,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生态文明村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
措施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TU723.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张海玲.
以创建生态示范系列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J]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20(2):64-67.
被引量:3
2
徐立敏,彭克明,赵宏伟.
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25-1825.
被引量:20
3
李翠竹.
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8-11.
被引量:19
4
杨文会,邵玲丽.
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促进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
.河北学刊,2007,27(1):177-180.
被引量:5
5
冯志林,石光.
一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文明生态村镇对建设新农村的意义[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8-239.
被引量:2
6
夏淑芳,许红卫,王珂,高克异.
浙江省耕地数量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J]
.科技通报,2006,22(3):345-351.
被引量:21
7
邹君.
生态农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5):19-21.
被引量:9
8
王恒扬.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村[J]
.今日海南,2002(3):32-3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曾欢.
浅析生态技术[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S2):187-189.
被引量:6
2
蔡正邦,张莉.
我国生态文化的源流和发展[J]
.四川环境,1994,13(2):5-11.
被引量:12
3
李丽纯.
法国农村社会转型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19-21.
被引量:6
4
陆学艺.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J]
.宏观经济研究,2006(6):3-5.
被引量:14
5
陈武元.
新农村建设中要避免几种偏向[J]
.四川农机,2006(4):6-6.
被引量:1
6
钱胜军,徐娟.
刍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3):70-72.
被引量:1
7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75-76.
8
卢纹岱.SPSS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
邯郸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Z].
10
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Z].
共引文献
66
1
陈冬勤,卢新卫,屈雅斋.
咸阳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09,26(1):32-38.
被引量:4
2
冯朝柱.
江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与启示[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5):153-154.
被引量:1
3
李兴平.
整治农村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2):36-38.
4
邹君.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生态化发展初探[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96-100.
5
赵晓英,金晓玲,祝自敏.
我国生态乡村建设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18-1519.
被引量:8
6
邹伟进,李红军.
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索[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63-65.
被引量:6
7
胡耘,朱晓东,李杨帆,陈克亮.
厦门海湾型城市战略中新农村生态规划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3):32-34.
被引量:1
8
胡磊,南灵.
陕西省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52-5552.
被引量:9
9
李玉平,蔡运龙.
浙江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及预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466-470.
被引量:64
10
王俊玲,吴克宁,吕巧灵,张雷,赵玉领.
偃师市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533-53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黄海飞.海岛地区生态村建设与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5).
2
海热提;王兴文.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
新华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全文[R].
4
黄海飞.海岛地区生态村建设与思考[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2008(10).
5
周围.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新农村环保工作的好抓手[J]
.环境教育,2008(10):36-37.
被引量:1
6
张海燕,袁新敏.
从国家级生态村建设成果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重点[J]
.农村经济,2009(5):91-93.
被引量:7
7
何奇勋.
创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438-439.
被引量:2
8
王彬,翟玮玮.
高职食品类专业融合生态文学的探索[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9):28-29.
被引量:5
9
李宇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误区及其应对措施探析[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20(5):55-57.
被引量:4
10
毛明芳.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3(1):33-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书明,欧瑞华.
生态乡村:生态文明政区建设的细胞工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2):13-15.
2
李聪聪,张笑,刘贤瑞.
新农村文化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与研究——以中捷产业园区为例[J]
.戏剧之家,2015(1):162-163.
1
Yunfu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Bureau.
以村庄规划为平台统筹推进宜居村庄建设[J]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2):52-53.
被引量:1
2
陈兵红,陈茂铨,金晓春,王昌腾.
生态文明村建设模式研究——以松阳县枫坪乡根下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01-3703.
被引量:1
3
冷张玲.
海南省儋州市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J]
.中国果菜,2009,29(6):53-53.
4
尚冬莹,王慧鹏,姚莉,王琴,刘成红.
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
.科技信息,2010(27):420-420.
5
周全军,曹珊,焦万益.
河南将建设200个省级生态文明村[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8(9):59-59.
被引量:1
6
汤慧兰,孙德生.
工业生态系统及其建设[J]
.中国环保产业,2003(2):14-16.
被引量:27
7
向运荣,黄辉.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及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环境监测,2001,17(6):6-8.
被引量:42
8
张博.
浅议生态小区及其建设的可行性[J]
.知识经济,2013(4):57-57.
被引量:2
9
王争亚,朱予建,赵杰,张帆.
生态文明村创建 推动河南环保行动[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8(12):46-47.
10
Claire Bonham-Carter,白晨曦,Peter Yendall.
世界城市北京工作营访谈[J]
.北京规划建设,2010(6):183-189.
科技信息
2009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