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麦原生质体再生绿色植株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麦在世界上的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在各种禾谷类作物中居第四位。然而,尽管在过去几年中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原生质体培养已相继获得成功,由大麦原生质体培养却还只能产生零星的白苗。本文报道由大麦悬浮细胞培养物分离的原生质体,通过培养,获得一批再生完整绿色植株的结果。
作者
颜秋生
张雪琴
施建表
李浚明
机构地区
中国水稻研究所
北京农业大学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0期1581-1583,共3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大麦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分类号
S512.3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1
王海波,中国科学.B,1989年,8期,828页
2
蔡起贵,植物学报,1987年,29卷,5期,453页
3
雷鸣,科学通报,1986年,30卷,22期,1729页
4
王光远,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年,4期,49页
5
朱至清,中国科学,1975年,5期,484页
同被引文献
143
1
陈文品,吴琴生,刘大钧.
多花黑麦草原生质体培养和再生白化苗[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2(4):1-6.
被引量:4
2
黄剑华,陆瑞菊,张玉华,孙月芳,周润梅.
大麦花药培养反应迟钝基因型的胚状体诱导和绿苗再生[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4):19-22.
被引量:4
3
赵颖,梁海曼.
S-3307培养方法和培养基成分对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3):15-21.
被引量:2
4
赵成章,戚秀芳,杨长登.
应用无性系变异技术培育黑珍米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2):120-122.
被引量:9
5
向太和,钟华鑫,梁海曼,颜秋生,张雪琴.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J]
.作物学报,1995,21(2):223-229.
被引量:11
6
夏镇澳.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新进展[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2):1-6.
被引量:19
7
孙敬三,路铁刚,M.Rndahl.
超甜玉米单倍体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0):742-749.
被引量:13
8
孙敬三,路铁刚,L.M.Prioli,M.R.Sondahl.
超甜玉米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2):909-915.
被引量:4
9
陈志贤,李淑君,岳建雄,焦改丽,刘少翔,佘建明,吴敬音,王海波.
从棉花胚性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植株再生[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2):966-969.
被引量:25
10
杨虹,李家新,郭三堆,陈学军,范云六.
苏云金芽孢杆菌δ-内毒素基因导入水稻原生质体后获得转基因植株[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6):1-5.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
13
1
简玉瑜.
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进展[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1):65-67.
被引量:5
2
向太和,王利琳,胡江琴,梁海曼.
水稻原生质体细胞学状态与原生质体复壁分裂相关性初探[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1(6):679-682.
被引量:2
3
马伯军,袁妙葆,杨金水,葛扣麟.
外源基因导入部分酶解的大麦愈伤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的再生[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1):11-13.
被引量:1
4
刘保,赵然,吴琴生,刘大钧.
大麦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J]
.生物技术,1993,3(3):22-24.
5
刘宝,吴琴生,刘大钧.
大麦原生质体培养再生胚性愈伤组织和白化苗[J]
.作物学报,1993,19(6):520-522.
被引量:3
6
向太和,杨剑波,吴家道.
我国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现状和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104-107.
被引量:9
7
钟华鑫,黄孝俊,赵小立,张铭,王首锋,周菊华,梁海曼.
不同条件下的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对电击导入外源荧光物质的影响[J]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1(2):220-226.
8
刘瑞凝,李兆红.
红豆草下胚轴及叶片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与植株再生[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4,2(2):67-75.
被引量:1
9
严菊强.
培养基质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J]
.植物学通报,1996,13(1):37-40.
被引量:2
10
向太和,梁海曼,钟华鑫,颜秋生,张雪琴.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Ⅱ.氨基酸、多胺及内源激素的变化[J]
.作物学报,1997,23(3):353-359.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王慧中,黄绍兴.
生物工程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4(6):115-121.
被引量:1
2
张文峰,周清海.
细胞工程技术与蔬菜育种[J]
.吉林蔬菜,1994(6):28-30.
3
何玉池,陈建国,陶采成,王鹤卿,蔡得田.
大麦籽粒及花药愈伤组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4):23-26.
被引量:2
4
马和平,马彦军,李毅,邸利,臧建成.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改良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应用技术[J]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1):109-112.
被引量:2
5
马伯军,徐根娣,袁妙葆.
高等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7(4):61-66.
被引量:2
6
王君晖,黄纯农.
大麦成熟胚细胞去分化和再分化的组织学研究[J]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1):102-106.
被引量:1
7
何玉池,葛杰,陶采成,王鹤卿,蔡得田.
大麦花药离体诱导的基因型稳定性和培养基的环境指数分析[J]
.生物数学学报,2005,20(3):345-350.
被引量:1
8
王旭英.
杂交粳稻3优18的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悬浮细胞培养[J]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2):54-55.
被引量:1
9
马和平,臧建成,李毅,吴袖荣.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J]
.河北林果研究,2005,20(4):343-346.
被引量:17
10
王旭英.
杂交粳稻3优18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61-62.
1
广西首个紫红叶标记性状水稻两系不育系育成[J]
.种业导刊,2012(9):36-36.
2
胡张华,陈火庆,吴关庭,章锡良,金卫,夏正红,陈锦清.
高羊茅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绿色植株的高频再生[J]
.草业学报,2003,12(3):95-99.
被引量:29
3
刘雪涛.
饲用玉米的生产技术[J]
.现代农业,2012(5):95-95.
4
雷红梅,聂琼,刘仁祥,刘胜传,陈春艳.
烟草黄叶突变体光合特性的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4):9-11.
被引量:6
5
汤泽生.
一个细胞质遗传实验的新材料——南黄大麦[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1(3):217-221.
6
俞申平.
大麦花药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1995,11(6):1-3.
7
王茂良,冯慧.
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进展[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25(3):70-74.
被引量:13
8
雷红梅,刘仁祥,聂琼,刘胜传,黄莉蓉,孔德懋.
一份烤烟烟叶突变材料的叶色遗传规律[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8):19-21.
被引量:2
9
张宏,谢友菊,王国英,杨蜀兰,戴景瑞.
玉米原生质体培养及可育植株的再生[J]
.作物学报,1998,24(4):497-502.
被引量:8
10
项友斌,董彦君.
野生稻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
.中国水稻科学,1995,9(3):161-166.
被引量:5
科学通报
1990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