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宇宙尘表面结构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采自不同地质体中的宇宙尘的研究结果表明,宇宙尘颗粒均具有特征的表面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于探讨陨石坠落过程中的消融作用并进而揭示宇宙尘的成因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0期1566-1568,共3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李增慧,李先宜,娄云云.宇宙尘似文象结构的图像分析和成因探讨[J].矿物学报,1989,9(3):241-244. 被引量:1
  • 2傅成义,科学通报,1988年,33卷,12期,925页
  • 3彭汉昌,地质学报,1982年,56卷,1期,62页
  • 4梁日暄,岩矿测试,1982年,1卷,3期,1页
  • 5叶连俊,地质科学,1964年,3期,230页

二级参考文献5

  • 1李增慧,科学通报,1986年,31卷,4期,290页
  • 2李增慧,世界地质,1986年,5卷,4期,100页
  • 3严奉林,世界地质,1986年,5卷,4期,57页
  • 4彭汉昌,地震学报,1982年,56卷,1期,62页
  • 5梁日暄,岩矿与测试,1982年,1卷,3期,1页

同被引文献37

  • 1葛宝勋,刘祖发,张汉瑞.河东煤田中部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中宇宙尘的首次发现及其特征[J].沉积学报,1990,8(1):99-105. 被引量:6
  • 2柴之芳,地球化学,1985年,4期,323页
  • 3梁日暄,岩矿测试,1982年,1卷,3期,1页
  • 4徐克勤,岩矿测试,1982年,1卷,2期,1页
  • 5傅成义,科学通报,1988年,33卷,12期,925页
  • 6王尔康,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8年,1期,40页
  • 7胡雄伟,岩石矿物学杂志,1988年,7卷,3期,221页
  • 8李增慧,科学通报,1986年,31卷,4期,290页
  • 9梁居廷.中太平洋海盆锰结核某些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06).
  • 10[美]米纳德(H·W·Menard) 著,郝颐寿,谷磊昭.太平洋海洋地质[M]科学出版社,197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