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当代建构问题研究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当代建构这一论题,中国学界从其提出的历史语境、研究的方法论和新形态的内在构成与外在显现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果。
作者
余满晖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4-188,共5页
Probe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形态
研究
综述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衣俊卿.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
.哲学研究,2008(12):9-14.
被引量:37
2
陶德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学术月刊,2003,35(11):8-13.
被引量:21
3
高清海.
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2):5-7.
被引量:114
4
张一兵,张亮.
学术流派的本土建构——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2):11-14.
被引量:13
5
赵剑英.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J]
.哲学研究,2005(7):24-28.
被引量:5
6
欧阳康.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前提、问题域及研究思路[J]
.哲学研究,2005(9):3-9.
被引量:22
7
李德顺.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J].哲学动态,2000,(254).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李铁映.
总结五十年走向新世纪——在“新中国哲学50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
.哲学动态,1999(12):2-5.
被引量:1
2
吴元梁.
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及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J]
.东岳论丛,2004,25(5):56-63.
被引量:6
3
李景源.
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3):44-48.
被引量:7
4
张一兵,胡大平,张亮.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64-70.
被引量:23
5
江泽民.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J]
.高校理论战线,2001(9):1-1.
被引量:2
6
方克立.
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56-68.
被引量:27
7
赵剑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5):4-7.
被引量:5
8
孟庆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J]
.北方论丛,2006(1):106-109.
被引量:6
9
芬伯格 陆俊译.《可选择的现代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10
.《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285页.
共引文献
199
1
赵涛.
以文补白——当代中国学术本土话语重新出场的一种可能选择[J]
.周易研究,2022(6):100-103.
被引量:1
2
颜旭.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6):44-50.
被引量:4
3
闫虹珏.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5-8.
被引量:4
4
西中文.
今日书法传统之命运[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0(2):90-95.
5
孔萍.
理论创新指导原则探析[J]
.消费导刊,2009,0(3):48-49.
6
王雅.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实关照与文化主体意识[J]
.理论视野,2015,0(2):52-54.
7
张蓬.
寻找文化身份与“当代中国哲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6):54-60.
被引量:5
8
孙利天.
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高清海先生的哲学遗嘱[J]
.社会科学战线,2004(6):8-11.
被引量:7
9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
.学术月刊,2005,37(1):107-111.
10
王春梅,刘冠军.
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何以可能——兼论三大哲学资源在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中的作用[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27-30.
1
姜喜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元哲学观念[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3):246-246.
2
周嘉昕.
“马克思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设[J]
.哲学研究,2007(8):12-17.
被引量:11
3
李培锋,刘先春.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当代建构的探索性思考[J]
.求实,2010(2):25-29.
被引量:2
4
赵玉兰.
“马克思学问题”与创建中国马克思学--与周嘉昕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2008(6):108-113.
5
史云波,姚蕾.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的原则与途径[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32-37.
6
王学俭,刘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实践唯物主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7.
被引量:1
7
姜喜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保持张力与平衡[J]
.社会科学研究,2011(3):111-116.
被引量:3
8
孙民.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何以可能[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42-45.
被引量:4
9
柴毅龙.
面向当代与未来的马克思哲学[J]
.昆明学院学报,2009,31(1):64-67.
10
王効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再思考[J]
.肇庆学院学报,2007,28(3):1-5.
探索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