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应用干扰素后不良反应的方法
出处
《医药世界》
2009年第8期388-388,共1页
Medicine World
-
1李威,黄晓婕,吴昊.Ⅲ型干扰素表达的调控机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1,38(6):417-420.
-
2廖祥伟,张申英,张欣欣.IFN-λ——干扰素家族新成员[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9,36(1):49-52.
-
3王明,彭国平.干扰素抗HBV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5,28(6):269-272. 被引量:5
-
4张素华(综述),梁淑娟(审校).干扰素作用机制及面临的问题[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5):369-373. 被引量:3
-
5张鹤,王立钢.心理治疗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应用研究[J].健康必读(下),2011(12):445-445.
-
6姚彬,蒲增惠,李文,陶建飞,强新.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J].医学综述,2002,8(12):702-706. 被引量:2
-
7吕炜,王乐民,龚朱,王嫱,郜恒骏,沈晓莹.肺栓塞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相关基因mRNA表达[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270-273. 被引量:2
-
8于新蕾,许金波.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间的相互作用[J].军事医学,2011,35(4):310-314. 被引量:2
-
9钟英强,黄花荣,朱兆华.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FN-γ、IL-4及黏膜炎症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9):1853-1854. 被引量:14
-
10王育伟,王荣,谢华,尹强,贾正平,李文斌,王延玲,王昌.急性炎症因子临床意义与检测及其在高原医药学中的应用展望[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6):28-32.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