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返“十七年”文学现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重返八十年代”突然变成了学界的热点,一些高规格的学术刊物开设了相关专栏,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上了畅销书榜,①从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的学术文章来看.“重返八十年代”“关注的是,在八十年代开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知识构造过程中那些被不断遗失和扭曲的东西.那些被忘记或被改写的知识和思想。
作者
刘成才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9,共4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现场
中国当代文学
学术刊物
学术文章
畅销书
访谈录
知识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79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程光炜.
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J]
.文艺争鸣,2008(3):33-41.
被引量:11
2
程光炜,李杨.
重返八十年代 主持人的话[J]
.当代作家评论,2007(1):45-54.
被引量:60
3
董之林.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2006(4):153-166.
被引量:36
4
程光炜.
文学“成规”的建立——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06(2):20-29.
被引量:32
5
赵卫东.
寻求“文学事件”再度进入文学史的契机——从“萧也牧事件”说起[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112-114.
被引量:5
6
程光炜.
怎样对“新时期文学”做历史定位?——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一[J]
.当代作家评论,2005(3):15-22.
被引量:16
7
程光炜.
经典的颠覆与再建——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二[J]
.当代作家评论,2005(3):23-30.
被引量:18
8
李杨.
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J]
.文艺研究,2005(1):5-11.
被引量:47
9
王尧.
重返当代文学话语实践的场所[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1):74-74.
被引量:4
10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J]人民文学,1956(09).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汪晖.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J]
.文学评论,1986(5):53-67.
被引量:30
2
庄临安,徐海鹰,夏志厚.
评《晚霞消失的时候》——兼评《公开的情书》、《人啊,人!》[J]
.文艺理论研究,1982(1):31-36.
被引量:3
3
《外国文学评论》注释体例说明[J]
.外国文学评论,2001(1):158-159.
被引量:6
4
郜元宝.
柔顺之美:革命文学的道德谱系——孙犁、铁凝合论[J]
.南方文坛,2007(1):15-25.
被引量:29
5
程光炜,李杨.
重返八十年代 主持人的话[J]
.当代作家评论,2007(1):45-54.
被引量:60
6
《著名的马来西亚橡胶》,《人民日报》,1978年11月10日第5版.
7
程光炜,张清华.
关于当前诗歌创作和研究的对话[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11-18.
被引量:6
8
福柯.《知识考古学》[M].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页.
9
A.吉登斯.《论社会学方法新规》.黄平译,韩少功,蒋子丹主编.《经典文献卷:是明灯还是幻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43页.
10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共引文献
179
1
常慧明.
融合与互动——《人生》与中国文学的“80年代”[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3):305-315.
2
屠毅力.
转折时期的“离题”叙事——汪曾祺受《戒之》前的三篇小说[J]
.长城,2010(9):154-161.
被引量:1
3
江丽.
“伤痕文学”的差异性——以《班主任》《伤痕》为中心[J]
.长城,2010(11):156-162.
4
冯雪梅.
寻求“历史”与“文学”的平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131-132.
5
刘成才.
石天河与一九五七年《星星》诗案研究[J]
.扬子江(评论),2010(1):47-53.
被引量:3
6
李先国.
《望天宫》向八十年代文学学了什么[J]
.野草,2011,0(3):25-26.
7
张霖.
新文艺进城——“大众文艺创研会”与五十年代北京通俗文艺改造[J]
.文学评论,2006(6):49-58.
被引量:7
8
伍方斐.
文学史叙事模式对“现代”文学的建构及其后现代转型[J]
.学术研究,2006(12):120-125.
被引量:1
9
张光芒,童娣.
2005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述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1):137-144.
被引量:3
10
崔德香.
论否定主义文学批评尺度的局限性——同吴炫先生商榷[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3):13-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0
1
解志熙.
深刻的历史反思的深刻与反思思维(上) 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240-259.
被引量:2
2
解志熙.
深刻的历史反思与矛盾的反思思维 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220-241.
被引量:7
3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N].人民日报,1956-06-13.
4
费孝通.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N].人民日报,1957-03-24.
5
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1950,(11).
6
“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记录摘要.人民文学,1958,(9).
7
谢云.苏联文艺作品中关于爱情的描写.文艺报,1953,.
8
И拉祖丁.苏联文学中的家庭与婚姻.文艺报,1952,.
9
常琳.对《洼地上的'战役'》的几点意见.文艺报,1955,(1).
10
路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关于对《洼地上的'战役'》等小说的批评.文艺报,1955,(1).
引证文献
1
1
毕新伟.
论20世纪50年代的爱情观——以“百花文学”的爱情叙事为中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93-99.
1
郭冰茹.
“青春”是否已被城市“掩埋”[J]
.长江文艺,2014(1):137-139.
2
高波.
令人诧异的北岛[J]
.粤海风,2007(1):78-79.
3
丁杰,施一.
一代人的情感模式[J]
.中国社会导刊,2007(02S):62-62.
4
宋瑜.
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J]
.小说评论,1997(6):11-18.
被引量:4
5
赵越胜.
圣殿在静穆中屹立(上篇)[J]
.钢琴艺术,2012(5):43-47.
6
李槟.
移民的况味——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抒写[J]
.当代文坛,2001(6):71-74.
被引量:2
7
姜晓明.
阿城[J]
.南方人物周刊,2016,0(22):76-76.
8
李国涛.
知青一代渐与鲁迅接近[J]
.博览群书,2007(9):14-16.
9
张伟,黎明.
查建英的国家[J]
.人物,2012(12):108-113.
10
鲁弘.
知青小说的非整体性[J]
.南方文坛,2008(4):48-50.
文艺评论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