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转型的制度化阐释及其治理反思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转型时期社会变迁的一般运动形式就是制度化。制度化就是建立和实施制度规则的过程,是指社会关系的程序化、规则化和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也导致了制度增长的悖论,标准化管理的弊病,官僚主义的弊病,差异化和结构化的问题以及制度短缺。作为公共治理的任务环境,转型社会的制度化对当前我国社会的公共治理提供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作者 胡晓燕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9-182,共4页 DongYue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65页.
  • 2李金.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推进:显性制度化与隐性制度化[J].探索,2001(1):50-54. 被引量:29
  • 3王思睿.民主化:“明制度”取代“潜规则”的进程[J].社会科学论坛,2004(7):21-27. 被引量:3
  • 4[法]皮埃尔·卡蓝默等.《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胡洪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 5[德]马科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5页.
  • 6[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 7[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关于转轨问题的几个建议》,载孙宽平.《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二级参考文献9

  • 1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2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 3韦伯 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第120页、第174页、第175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5《20世纪中国民主法制历程述评》,《法制日报》1999年12月31日.
  • 6如关于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在我看来,并非是仅仅因为在正式的制度框架内国有资产的界定不清晰,近年来国家也三令五申,但仍不能解决问题:这里的关键是社会中另有一套隐性的利益分配秩序支撑着这一现象.
  • 7情境主义者德伯尔在《景观社会》中说,景观社会不仅依凭其经济霸权支配不发达地区,而且是作为景观社会来支配它们.参见《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1976年,底特律,第57节.
  • 8"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999年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 9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第163页.

共引文献48

同被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