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实施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但是广东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渐突显,粤北、粤东、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区域间差距的"马太效应"日益突出。必须正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
徐以国
马志荣
机构地区
广东海洋大学
出处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3-67,共5页
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Young Cadres
关键词
广东
区域协调发展
对策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彭惜君.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估与建议[J]
.珠江经济,2008(1):42-4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姚波,吴诣民,刘鹏飞.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2005,22(8):35-37.
被引量:26
2
左停,余蕾,齐顾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其结构分析[J]
.农村经济,2006(2):33-37.
被引量:10
3
沈坤荣,马俊.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2002,37(1):33-39.
被引量:551
共引文献
7
1
于绯,邱慕龄.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
.价格月刊,2010(1):92-96.
被引量:1
2
桑曼乘.
“双转移”、“双提升”的循环促进模式分析——基于产业链视角[J]
.现代商业,2011(24):159-159.
3
李兰澜.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比较与趋势浅析[J]
.市场论坛,2011(10):19-21.
被引量:4
4
王成勇.
西部省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甘陕两省为例[J]
.甘肃理论学刊,2013(3):129-133.
被引量:1
5
王恒胤.
粤西在广东区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23(5):64-68.
6
钟学思.
我国R&D投入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1):49-55.
被引量:7
7
钟学思.
基于锡尔系数的广西R&D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9):84-8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7
1
李尊实,张炜熙,高铭杉.
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J]
.经济论坛,2006(12):11-13.
被引量:12
2
安虎森.
产业空间分布、收入差异和政府的有效调控——三论区域协调发展[J]
.广东社会科学,2007(4):33-41.
被引量:17
3
覃成林,张华,毛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34-38.
4
李兴江,唐志强.
论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及实现机制[J]
.甘肃社会科学,2007(6):51-53.
被引量:22
5
孙建卫,黄贤金.
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演进分——以江苏省为例[J]
.江西科学,2007,25(6):672-676.
被引量:4
6
庄亚明,李晏墅,李金生,杨浩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
.中国工业经济,2008(6):127-137.
被引量:31
7
封小云.
从行政区经济到都会区经济——兼论“珠三角”大都会区的形成[J]
.经济前沿,2008(7):6-7.
被引量:1
8
杜宇.
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7):67-77.
被引量:1
9
白晓革,杨凤华.
江海联动开发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探讨[J]
.江苏商论,2008(12):3-5.
被引量:3
10
赵祥.
升级、转移与培育并举 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J]
.岭南学刊,2009(2):7-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张伟丽,李建新.
中国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化分析[J]
.经济地理,2013,33(6):8-14.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张伟丽,杨慧敏.
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经济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分析——兼与长三角省际边界区的比较[J]
.经济经纬,2015,32(1):6-11.
被引量:16
2
白景锋.
基于县域的生态脆弱区人均粮食时空格局变动及驱动力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14,34(2):178-184.
被引量:18
3
刘振锋,薛东前.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实力差异时空演变研究[J]
.河南科学,2015,33(3):466-471.
被引量:1
4
王小敏,徐冉,张文新.
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5(2):254-262.
被引量:6
5
李红忠.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探析[J]
.统计与管理,2016,0(6):91-92.
被引量:1
6
赵彪,周成,庄良.
近年来中国县级行政区划空间变动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9):1-6.
被引量:6
7
安俞静,刘静玉,刘梦丽,乔墩墩.
河南省人口——空间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多尺度时空格局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8,0(5):115-123.
被引量:5
8
张伟丽,叶信岳,李栋,傅继彬,吴梦荷.
网络关联、空间溢出效应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研究[J]
.地理科学,2019,39(9):1371-1377.
被引量:32
9
曾鹏,李洪涛.
城市行政级别、贸易开放度对区域收入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2):111-122.
被引量:18
10
冯润东,王开泳.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行政区经济”约束强度的定量测度及时空演化分析--以成德绵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9):1447-1459.
被引量:16
1
王振宇,丁建勋.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6):47-49.
被引量:1
2
刘淑华.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
.商业时代,2011(22):116-117.
被引量:3
3
许冬兰,李琳.
低碳转型背景下中国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60-65.
被引量:2
4
孙靖,黄海滨.
泰尔指数在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分析中的应用[J]
.商场现代化,2007(04Z):51-51.
被引量:8
5
彭惜君.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估与建议[J]
.珠江经济,2008(1):42-47.
被引量:8
6
张翠翠,马丽宁,段升森.
山东省区域差异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5):47-47.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2010)[J]
.调研世界,2010(12):3-6.
被引量:5
8
谷瑾琼.
借历史机遇 促跨越发展——“十二五”合肥经济发展横向对比[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6,15(3):28-35.
9
李梅.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J]
.科技经济市场,2010(11):43-44.
被引量:1
10
姚娟.
转移性收入再分配效应实证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13):30-32.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