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是"三言"中的名篇之一,它塑造出了仗义多智、武功高强的赵匡胤和美丽多情的京娘形象,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文章作者预先设定的写作目的——写一个"不贪女色""不恋私情"无人可及的"英雄赵大郎"形象——使文章存在着叙事上的自相矛盾,极大地影响了文章的艺术魅力。而作者之所以要预先设定这样的写作目的,一方面与儒家"男尊女卑"、轻视女性的传统观念有关,也与"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的顽固影响有关,亦与佛教、道教对人生都持"出世""灭情""远色"的态度相关,但归根究底来说,更是由于传统的"女人祸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