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60年经济体制:演变轨迹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若干规律性认识,实现了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该文梳理了60年来经济体制演变的轨迹,总结了6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作者
郝继明
机构地区
南京市委党校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4,共6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经济体制
演变轨迹
基本经验
建国60年
分类号
F045.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185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9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03-404、5、193、550页.
2
邱家洪.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与经验教训——纪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J]
.长江论坛,2008(3):33-36.
被引量:2
3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96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362、236、250、312、313、312页.
6
廖心文.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试论毛泽东、邓小平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探索[J]
.党的文献,2008(6):50-55.
被引量:8
7
《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183-189、181—182、182-183、251-252、252、421-243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8
谢洪波.
从“计划”到“市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嬗变[J]
.宏观经济管理,2008(5):23-25.
被引量:5
9
《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20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郑谦.
中国改革的起点与路径选择[J]
.中共党史研究,2000(5):39-48.
被引量:17
2
范恒山.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方向[J]
.中国改革,2006(8):8-14.
被引量:18
3
赵长茂.
中国经验及世界启示[J]
.人民论坛,2007(13):16-17.
被引量:6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1页、第287页、第77页.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6
.《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326页.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362、236、250、312、313、312页.
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03-404、5、193、550页.
9
.《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340、126、341、351、72、320、152153、153、351页.
10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第790页.
共引文献
4185
1
肖海鹰,张颢.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
.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2
荣长海.
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3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4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5
薛德震.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
.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6
刘世佳.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J]
.理论前沿,2004(14):18-20.
7
俞永耀.
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
.理论前沿,2004(14):20-21.
8
蒋先进.
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
.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9
田克勤,韩广富.
邓小平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3-17.
10
方世南.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6
1
吕律平,郑新立.
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标志[J]
.学习与探索,1982(5):92-93.
被引量:1
2
郭国荣,黄江宁.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走向[J]
.宏观经济研究,2004(7):34-37.
被引量:4
3
张维迎,吴有昌,马捷.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1995,30(4):10-20.
被引量:375
4
杨瑞龙.
论国有经济中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J]
.管理世界,1997,13(1):106-115.
被引量:115
5
张慧君.
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9(2):19-23.
被引量:25
6
胡锦涛.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2007(11):6-21.
被引量:112
7
唐贤兴.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对“运动式治理”的一个解释[J]
.学习与探索,2009(3):59-65.
被引量:146
8
章百家,朱丹.
中国经济体制两次转型的历史比较[J]
.中共党史研究,2009(7):6-23.
被引量:13
9
朱广学,傅扬.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三个阶段[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6):87-91.
被引量:4
10
张志强.
完善市场机制 推动节能减排[J]
.中国经贸导刊,2010(24):26-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贺东航.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形成与演变——国家转型与发展的中国经验[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70(5):14-22.
被引量:3
2
朱炜,李伟健,綦好东.
中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演进的主要历程与基本特征[J]
.经济学家,2022(2):97-108.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李增元,李芝兰.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治理重心向农村基层下移及其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19,0(11):82-93.
被引量:29
2
胡国梁.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视阈下国资委的性质定位[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3):33-39.
被引量:2
3
谢昊举,张玲.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热点综述及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J]
.财会月刊,2022(23):153-160.
被引量:4
4
綦好东,吕振伟,苏琪琪.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杠杆率[J]
.经济管理,2022,44(10):39-55.
被引量:10
5
林川,赵艳秋.
地方国企数字化转型与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6(12):74-87.
被引量:7
6
薛小平.
中国改革话语解释力的三重追问[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3(6):3-7.
7
李曦辉,柳艳红,刘沛.
党引领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历程与逻辑——基于域观经济理论的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2):3-16.
8
南锐,朱文俊.
高校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政策的量化研究[J]
.财会月刊,2023,44(12):117-123.
被引量:1
9
綦好东,公维莲.
论创建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国有资本管理学[J]
.财务与会计,2023(10):13-17.
被引量:1
10
莫婷婷.
企业股权融资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
.河北企业,2023(7):155-157.
1
田源.
关于2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求是,1999(5):24-26.
2
张立根.
新中国6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与成就[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11(9):16-17.
被引量:1
3
余发良,郝思雨.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新观念[J]
.改革与开放,2016(23):1-2.
4
河南省一九九0年经济体制改革回顾[J]
.河南经济,1991(4):7-10.
5
王福伟.
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演变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J]
.广西市场与价格,2000(3):11-12.
6
王晋芳.
做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J]
.前进,2006(5):53-54.
被引量:2
7
白靖宸.
东欧国家经济改革的新发展[J]
.世界经济,1988,11(3):32-36.
8
武力.
中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三点启示[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6(1):11-12.
9
刘国光.
建国53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若干特点[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
10
中国2.0版本改革的顶层设计[J]
.武汉宣传,2013(11):57-57.
现代经济探讨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