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德性化追求与高校贫困生境遇的改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弱势群体能不能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音符。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对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是关注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性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以德性塑造人性,不仅是关注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 尉乐音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5,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余传杰.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几点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97-99. 被引量:9
  • 2张建卫,刘玉新,李顺.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61-261. 被引量:69
  • 3.《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293-294.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466页,第348页,第3页,第4页,第464页.
  • 6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 7帕斯卡尔 何兆武译.《思想录》[M].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49页.

二级参考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