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结构偏差、转化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变迁历史,分析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偏差,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优化趋势,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反差愈发严重,需求结构也呈现投资需求比重不断增加的偏差。这些结构偏差的形成,一方面与建国以来片面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结构偏差在短期内虽然不会对经济增长速度构成影响,但最终会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纠正结构偏差,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要求转化机制,消除制度性约束,放开要素流动的限制,提高人力资本,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调节收入分配。
作者 邵晓 任保平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20,共7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_0890) 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资助项目(07YZZ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

  • 1H.钱纳里 吴奇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9..
  • 2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165

同被引文献76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5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