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到问题: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进取路径 从资源汲取的角度切入
被引量:12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497,共13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参考文献22
-
1刘星.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表达”——从1980年代以后的“西方评介”看[J].政法论坛,2005,23(1):35-48. 被引量:20
-
2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J].法学研究,1997,19(6):1-31. 被引量:62
-
3陶广峰.清末民初中国比较法学的产生[J].法学研究,1998,20(1):65-76. 被引量:4
-
4王立中,马芳城.近代中国的比较法学教育[J].比较法研究,1991,5(3):75-77. 被引量:8
-
5苏力.为什么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送法下乡》导论[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17(3):82-92. 被引量:33
-
6米健.比较法学与近现代中国法制之命运[J].现代法学,2005,27(2):12-21. 被引量:12
-
7陈金钊.通过法学发展思想——对《书斋里的法学家》的反思[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6):129-135. 被引量:2
-
8罗志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J].历史研究,1996(6):77-94. 被引量:47
-
9刘星.民国时期的“法学权威”——一个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6,20(1):20-35. 被引量:5
-
10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2):4-17. 被引量:287
二级参考文献267
-
1谢晖.法治、大国意识与中国法学的路向[J].学习与探索,2006(4):100-104. 被引量:6
-
2章文,陈勇.收容遣送,何时走出悲辛?[J].南风窗,2001(14):36-38. 被引量:1
-
3罗志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J].历史研究,1996(6):77-94. 被引量:47
-
4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20(1):1-13. 被引量:250
-
5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J].法学研究,1997,19(6):1-31. 被引量:62
-
6罗荣渠.论美国与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输入中国[J].近代史研究,1986(2):52-78. 被引量:12
-
7李龙,汪习根.二十世纪中国法理学回眸[J].法学评论,1999,17(4):4-23. 被引量:31
-
8王健.论中国的法律教育[J].比较法研究,1994,8(2):139-152. 被引量:11
-
9李贵连.中国法律近代化简论[J].比较法研究,1991,5(2):1-23. 被引量:11
-
10王立中,马芳城.近代中国的比较法学教育[J].比较法研究,1991,5(3):75-7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724
-
1李蕊.路权的证成与规范建构[J].行政法学研究,2021(5):124-137. 被引量:1
-
2王星译.论刑事诉讼法教义学研究的范式回归[J].刑事法评论,2018(1):82-107.
-
3亓同惠.“规则认同”对中国法治的意义——基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资源禀赋的评析[J].现代法学,2020,42(2):17-29. 被引量:4
-
4冉克平,舒广.《民法典》民族性表达与制度供给研究[J].私法,2022(4):1-15. 被引量:1
-
5刘宗珍.清末民权思想的发生[J].人大法律评论,2019(1):329-347.
-
6孟庆涛,LIU Haile(译).On Confucious Human Rights Discourse[J].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2020,19(5):675-693.
-
7刘怡达.国家根本任务中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6):118-128.
-
8黄明涛.形式主义宪法观的兴起[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6):89-101. 被引量:4
-
9张翔,梁芷澄.“宪法精神”的历史解读[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6):60-72. 被引量:18
-
10韦冉,曹磊.法律漏洞补充规则及其拟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6):28-3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72
-
1季卫东.中国的传统法律思维模式[J].中国法律评论,2014(1):119-126. 被引量:9
-
2魏治勋.“规范分析”概念的分析[J].法学论坛,2008,23(5):59-63. 被引量:18
-
3易继明.知识经济时代民法的变迁[J].法学,2001(8):46-50. 被引量:15
-
4邢雅杰.法伦理学如何可能——《法律的道德批判》述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1):65-67. 被引量:2
-
5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Z1):15-22. 被引量:71
-
6朱伟一.与大师对弈 德沃金法哲学思想国际研讨会侧记[J].博览群书,2002(9):13-16. 被引量:2
-
7苏力.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J].清华法学,2007,1(1):6-18. 被引量:45
-
8孔庆平.三位民国法学家关于中国法理自觉的探讨[J].清华法学,2007,1(3):140-157. 被引量:2
-
9蔡枢衡.中国法学及法学教育[J].清华法学,2004(1):5-25. 被引量:17
-
10谢冬慧.法理学30年学术史之考证——兼谈《知识之学与思想之学》一文“四大缺陷论”[J].东方法学,2010(5):112-1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2
-
1张启江.中国法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困境[J].伦理学研究,2012(5):69-76. 被引量:4
-
2吕忠梅.环境法学研究的转身--以环境与健康法律问题调查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23-29. 被引量:28
-
3支振锋.“西法东渐”的思想史逻辑及其超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2):112-117. 被引量:3
-
4方乐.司法知识及其形态变迁的社会逻辑——从“难办案件”的处理切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29(2):13-23. 被引量:8
-
5郑成良,王一.关于能动司法的格义与反思[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2(2):34-45. 被引量:9
-
6李培超,张启江.法理与伦理的互动与困境——中国法伦理学研究30年[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6-16. 被引量:3
-
7支振锋.西方话语与中国法理——法学研究中的鬼话、童话与神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6):13-26. 被引量:10
-
8陈金钊.探寻“中国法哲学”的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113-120. 被引量:1
-
9舒国滢.新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变化与成长[J].现代法学,2019,41(5):3-22. 被引量:24
-
10舒国滢.新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变化与成长[J].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12):3-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0
-
1刘星显.当法律遇见艺术——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形成及发展趋向[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244-253. 被引量:3
-
2刘鹏昊.当代中国法理学的主体性缺失及其转型分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6):1-2.
-
3汤岩.国际法教义学:方法界定、历史梳理和价值反思[J].法律方法,2020(1):314-329.
-
4雷霞.走向实践的法理学: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6~2021年)转载论文的分析[J].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1):168-194.
-
5王勇.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范式反思[J].人大法律评论,2022(2):276-298.
-
6彭本利.环境健康问题的法律规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39-244. 被引量:8
-
7顾向一,苏胜利.生态文明的法律确认:困境与出路[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176-180. 被引量:2
-
8苏芸芳.论国外突发性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1):112-112.
-
9孙光宁,焦宝乾.法律体系形成后的研究转向——2011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7-84. 被引量:1
-
10姜玉婷.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法律问题研究[J].大观周刊,2012(6):32-32.
-
1杨志钢,高立晓.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研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58-61.
-
2张世珊,刘先弟.“三个转换”:依法治国的题中要义[J].湖湘论坛,1998,11(5):42-43.
-
3常鹏翱.《法学研究》三十年:民法学[J].法学研究,2008,30(3):19-41. 被引量:10
-
4袁建军.论我国公诉人在庭审中的双重职能应当分设[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5,3(4):43-45.
-
5赵爱勤.论英美法系中民法的范围[J].法学论坛,2000,15(4):31-34.
-
6周林.试析药家鑫事件对法律传播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2,0(01X):110-111. 被引量:1
-
7张晓娟.居住权与我国物权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76-79. 被引量:2
-
8赵铁锁,李延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54-57.
-
9邓海宾.浅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进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3):338-339.
-
10李华.“群众”与“公民”:中西国家构建的比较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51-5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