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白五古三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白的五言古诗研究相对于李白的其它问题学界关注度明显不足。辨析论证李白五言古诗之类别数量、李白五古为唐五古之正宗、李杜五古之异同三个方面问题,可为李白五古研究提供诸多理据、开拓若干思路。
作者
汤华泉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0-45,共6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李白
五言古诗
李杜五古异同
唐诗研究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清诗话:下[M].上海l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
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3
葛景春.
论李杜五言古诗之嬗变[J]
.中州学刊,2006(5):237-241.
被引量:3
4
中国李白研究:2008年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8.
5
汤华泉.
七言歌行的体式与李白歌行的特征[J]
.学术研究,2007(5):133-138.
被引量:2
6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
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8
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62.
9
刘勰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0
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张氏泽存堂本《宋本广韵》,平声上下页码212页,其它三声页码214页.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赵昌平.
从初、盛唐七古的演进看唐诗发展的内在规律[J]
.中国社会科学,1986(6):121-138.
被引量:10
2
王从仁.
七言歌行体制溯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9(3):20-27.
被引量:6
3
王运熙.
唐人的诗体分类[J]
.中国文化,1995(2):154-164.
被引量:19
4
王连熙.
李白七言歌行的体式渊源[J]
.中华文史论丛,2005(79):1-8.
被引量:1
5
仇兆鳌.《杜诗详注》[M].中华书局,1979年.第2172页.
6
.《沧浪诗话·诗辨》[A]..《沧浪诗话校释》[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7
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62.
8
胡小石.《李杜诗之比较》[J].国学丛刊,1924,.
9
葛晓音:《论杜甫的新题乐府》,《诗歌高潮及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8页.
10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二《诗话新集》.
共引文献
123
1
张荣翼.
文学,一种在对话中实现的现实——超越:虚构说的一种文学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5):36-42.
被引量:2
2
范国英.
身体隐喻与中国文论的存在形态[J]
.云南社会科学,2004(6):144-147.
被引量:3
3
章亚昕.
酒神气质——犁青的艺术个性[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8-42.
4
张文勋.
魏晋文学理论发展述略[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124-131.
被引量:2
5
杨晓芳.
司马相如《封禅文》与汉武帝封禅[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7):15-16.
6
张中宇.
传统诗词样式的创新机制及其意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7):183-185.
7
陈卫星,王勇.
从《汉志》小说观看史志小说家混杂面貌的历史成因[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17-20.
被引量:1
8
肖惠兰.
汉字部首编纂法源流论正[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701-704.
被引量:1
9
朱光宝.
文人乐府的开山祖 建安风骨的顶梁柱——曹操诗歌的文学价值新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1-3.
被引量:3
10
郭志强.
古代讽刺小说讽刺风格观的重新审视——鲁迅讽刺风格观的分期研究[J]
.晋阳学刊,2006(2):114-11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1
1
郝润华,杨旭东.
模拟与被模拟:李白七言歌行及其对李梦阳的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3):27-32.
被引量:4
2
葛景春.
李杜之变,是唐诗主潮之大变[J]
.杜甫研究学刊,2000(3):5-14.
被引量:2
3
《空同集》
4
葛晓音.《论李白乐府的复与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163页.
5
黄霖,袁世硕,孙静卷主编,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南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
(清)李调元.《和严丽生学淦题童山续集原韵二首》,载《童山集》卷三十九,清乾隆刻道光五年增修本.
8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07页.
9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百十四《诗话》,《四部丛刊》景宋写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引证文献
2
1
马云珊.
浪漫与现实-各有千秋的李杜诗风[J]
.青年时代,2016,0(12):22-22.
2
郝润华.
从“效李白体四十七首”看李梦阳对李白的接受[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9-1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万紫燕,过江丽.
从乐府诗看前七子对李白的接受[J]
.昭通学院学报,2024,46(3):76-84.
1
李晓红.
试论田园诗与山水诗的区别[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4):94-98.
被引量:3
2
胡旭.
开创与回归——木斋古诗研究的思考[J]
.琼州学院学报,2013(3):20-20.
被引量:4
3
王小峰.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五古诗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7):23-24.
4
波.让津.
从政治到人性的历史性变革——木斋古诗研究以人性为中心视角的意义[J]
.琼州学院学报,2013,20(6):52-55.
被引量:2
5
吕玉明.
让学生享受诗歌——《再别康桥》教学设计[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5):50-50.
6
木斋.
古诗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古诗论·总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3):5-11.
被引量:5
7
张庆善.
关于贾探春形象的讨论[J]
.红楼梦学刊,1985(2):276-284.
被引量:1
8
李江琪.
论木斋、宇文所安古诗研究对台湾国文教学的影响[J]
.琼州学院学报,2013,20(3):26-31.
被引量:3
9
吴波.
《儒林外史》创作动机与创作主旨[J]
.明清小说研究,2000(1):114-123.
被引量:2
10
张炜.
方式和内心需要[J]
.海燕,2003,0(3):4-9.
被引量:1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