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网络对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关系着传统政治文化的传递和政治体系的稳定。网络在青少年中的高普及率导致其在青少年政治社会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培养了青少年的政治认知能力、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另一方面却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如何规范网络空间,如何同其他政治社会化机构一起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功能,保证传统政治文化传输的健康有序,是转型期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作者
张文英
李华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社科纵横》
2009年第8期112-113,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网络
青少年
政治社会化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娄成武,张雷.
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J]
.政治学研究,2003(3):66-70.
被引量:50
2
张春英.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干预[J]
.教育探索,2002(10):100-102.
被引量:15
3
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09).
4
[美]威廉·斯通(Stone,W·F·) 著,胡杰.政治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 著,曹沛霖等.比较政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崔景贵.
网民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
.大众心理学,2001(5):16-16.
被引量:3
2
严小庆.
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
.长白学刊,2002(2):18-21.
被引量:23
3
马倩.
网上冲浪:少儿不宜——对未成年人上网现象的思考[J]
.社会,2001,21(3):45-47.
被引量:3
4
胡钰,吴倬.
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2001(3):28-33.
被引量:68
5
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9):8-13.
6
马倩.《对青少年网上交往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青年研究,2000,(9):14-18.
7
[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活》,第274页,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8
[美]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物质》.第108页,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9
[美]沃尔特·赖斯顿.《比特,字节和外交》(Bits,Byted,and Diplo mcy)[J].美国外交事务,1997,.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17页、第618页,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共引文献
63
1
赵玉林.
互联网集体行动的变迁态势与治理优化——基于“国家-社会-互联网”三维框架的宏观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21(1):73-78.
被引量:3
2
曾琴.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挑战及对策[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77-79.
被引量:6
3
李俊.
论社会变革中的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J]
.社会科学,2007(3):33-42.
被引量:9
4
王妹.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文教资料,2006(22):15-16.
被引量:2
5
程世峰,程家敏.
网络投票制度的价值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5):39-41.
被引量:1
6
朱湘虹,徐建军.
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135-138.
被引量:4
7
张骥,崔立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J]
.探索,2005(6):88-92.
被引量:1
8
刘小冰,邱萍.
网络民主中的政府治理及其法律调控[J]
.南京社会科学,2006(1):97-100.
被引量:12
9
王妹.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3):66-68.
被引量:1
10
张正华,董其勇.
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分析[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6):576-5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建军,高子琴.
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刍论[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20(1):58-59.
被引量:2
2
潘一禾.
中国青少年的“公民教育”[J]
.中国青年研究,2002(4):26-30.
被引量:2
3
向加吾.
社会转型期提高中国政治社会化有效性的途径变迁[J]
.理论与改革,2004(6):22-24.
被引量:7
4
江忠.
困境与出路:论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64-65.
被引量:6
5
孙兴春.
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05(9):23-26.
被引量:8
6
张平,陈得印.
近十年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J]
.青年探索,2006(5):21-23.
被引量:3
7
江秀平.
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5):35-38.
被引量:4
8
张斌贤.
试论公民教育的意义、动力和实施途径[J]
.教育评论,1997(3):13-15.
被引量:17
9
秦少梅.
论政治社会化对青少年政治文化形成的影响[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2):68-69.
被引量:2
10
尹洪禄.
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研究再审视——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1):65-7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谢朋涛,章剑锋.
我国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研究:成果、反思及展望[J]
.青少年学刊,2017(2):3-7.
1
江忠.
困境与出路:论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64-65.
被引量:6
2
张平,陈得印.
近十年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J]
.青年探索,2006(5):21-23.
被引量:3
3
李雪彦.
苗族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紫云县为例[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34-37.
被引量:1
4
朱婧.
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89-91.
被引量:2
5
谢朋涛,章剑锋.
我国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研究:成果、反思及展望[J]
.青少年学刊,2017(2):3-7.
6
张如意.
论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在机制及其激发[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6(3):26-29.
7
刘涛,陈丽娜.
浅议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矛盾的缓解策略[J]
.俪人(教师),2016,0(9):266-266.
8
孙兴春.
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05(9):23-26.
被引量:8
9
项修阳.
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微[J]
.求实,2000(4):42-44.
被引量:12
10
万雪黎.
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6,18(2):66-70.
被引量:1
社科纵横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