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早期苦情戏电影的叙事奥秘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电影发轫之初,世界各国大都是拍摄一些具有强烈动作性的打斗片、追逐片、滑稽片,中国电影自然也不例外。张石川导演的《活无常》、《一夜不安》、《店伙失票》、《脚踏车闯祸》、《打城隍》、《二百五白相城隍庙》等影片,“大多是以喜剧性内容夸张动作为特征的滑稽短片”。香港早期电影,如《偷烧鸭》、《瓦盆伸冤》等也是以动作场景为主的影片。但是,很快中国电影就转向了具有较强叙事性的故事片的创作。1916年盛演不衰的《黑籍冤魂》讲述了曾伯稼一家人备受鸦片毒害、家破人亡的离乱悲歌,影片结尾时曾伯稼与其女儿街头偶遇,父为黄包车夫、女为出台妓女的情景不知赚取了多少观众的眼泪。
作者 岳晓英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3,共6页 China Book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洪深.《四月里底蔷薇处处开》之广告[J].明星电影公司特刊,1926.
  • 2郑正秋.《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J].明星公司特刊,1925,(2).
  • 3欧阳予倩.导演《三年以后》感青[J].民新公司特刊,1926.
  • 4蔡楚生.《会客室中》[J].电影·戏剧,1936,.
  • 5杨小仲.《母之心》出映以后,《紫罗兰》1卷12号,1926.
  • 6[德]弗洛姆.《精神分析与禅宗》,洪修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 7郑正秋.《我之编剧经验谈》[J].电影杂志,1925,.
  • 8郑正秋.《自我导演以来》[J].明星半月刊,1935,.
  • 9李萍倩.关于电影的一封信[J].电影艺术,1932,.
  • 10武龄仁.情感模式、叙事母题与世界性观照[J].电影艺术,2004(3):63-6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24

同被引文献80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