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电导法、光镜观测、加热烘干法、茚三酮比色法、蒽酮比色法分别分析了变水过程中,刺叶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 Mitt.)质膜透性、外部形态结构、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0—6,6—12,12—24和24—48h四个脱水时段之间、0—0.5,0.5—1,1—1.5和1.5—2h四个复水时段之间电导率的差异并不显著(p>0.01),说明在脱水、复水过程中,刺叶赤藓叶片质膜结构保持稳定;(2)脱水时叶片皱缩,紧贴于茎,有效避免了水分散失;复水后的叶片可借助粗壮中肋的支持和导水作用迅速展开;(3)叶片相对含水量在脱水6h后迅速下降,14h后维持在<5%的较低水平,有利于植株快速进入休眠状态,维持膜结构的完整性;(4)脱水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稳步提高,二者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952,p<0.01);二者均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R分别达-0.946和-0.961,p均<0.01).前者可能通过和磷脂的相互作用有效稳定膜结构,后者可能通过维持小分子内部或它们之间的氢键来稳定膜系统或蛋白质的结构.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9CB82510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批准号:KZCX2-YW-3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71114)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