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政治--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9-175,共7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17
-
1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J].上海文学,2012(11):16-20. 被引量:23
-
2李兆忠.旋转的文坛——“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研讨会纪要[J].文学评论,1989(1):23-30. 被引量:25
-
3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J].当代作家评论,1991(2):33-38. 被引量:69
-
4樊星.人性恶的证明——余华小说论(1984—1988)[J].当代作家评论,1989(2):76-81. 被引量:25
-
5吴亮.人的尴尬境况——评李庆西的《人间笔记》[J].当代作家评论,1987(5):58-61. 被引量:1
-
6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3):45-51. 被引量:147
-
7李劼.写在即将分化之前——对“青年评论队伍”的一种展望[J].当代作家评论,1987(1):47-48. 被引量:4
-
8王晓明.在语言的挑战面前[J].当代作家评论,1986(5):20-25. 被引量:15
-
9南帆.批评:审美反应的阐释[J].当代作家评论,1986(5):69-72. 被引量:3
-
10李劼.高加林论[J].当代作家评论,1985(1):66-75.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445
-
1赖大仁,张园园.“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五四以来“人学”文论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辩证发展[J].学术月刊,2021(1):172-182. 被引量:3
-
2余秀宝.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质疑——以文学创作论为分析视角[J].湘江青年法学,2018,0(1):2-17. 被引量:1
-
3李元乔.从“工农兵”到“人民”:当代文学的主体性建构考辨[J].海峡人文学刊,2021(1):51-60.
-
4杨希帅.“新时期文学”:批评概念的浮沉与“当代文学”的结构变动[J].文艺争鸣,2022(10):85-90.
-
5姜肖.启蒙的分化:文学批评“后现代性”话语及其异质形态[J].文艺争鸣,2022(9):34-40.
-
6张瑜.审美反映论评述[J].美学与艺术评论,2021(2):14-28.
-
7陶东风.新时期与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J].美学与艺术评论,2019(1):40-51.
-
8彭松乔.“术归于学”——近30年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国文论境遇反思[J].学术论坛,2008,31(3):161-166.
-
9陈贝.文艺反映论的拓展与深化——陈涌的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165-167. 被引量:2
-
10詹艾斌,徐红民,董红梅.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人学向度评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91-95. 被引量:9
-
1陈伟华.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现代转型与基督教文化[J].鲁迅研究月刊,2010(2):16-20. 被引量:1
-
2张闳.先锋文学——三十年功名尘与土?[J].上海采风,2016,0(3):90-91.
-
3李振声.无时态背后的时间疑惧──《九月寓言》一解[J].读书,1997,0(3):65-70.
-
4张达.论新时期文学的反“左”主题[J].理论学刊,1992(6):99-102.
-
5阎连科,艾翔.现实比小说更丰富——阎连科访谈[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5(6):51-56. 被引量:2
-
6维学.新时期文学中共产党人形象的几个侧面[J].河池师专学报,1990,10(4):1-6.
-
7宗仁发.曲有源的使命[J].东北史地,2001,0(12):12-12.
-
8曾凡.一句话支撑的生命[J].公安月刊,2001,0(10):24-25.
-
9王尧.统一论述的背后[J].南方文坛,2008(6):39-40. 被引量:2
-
10李莹.自民党再起之可能[J].南风窗,2009(19):38-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