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王充与刘勰意象论之关系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意象审美范畴史上,王充的"意象"同刘勰的"意象"是同一个词,而且两者之间没有第三人提出过"意象"一词。文章试图证明审美意象的真正滥觞是王充的《论衡.乱龙篇》,而非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
作者
李进超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5-248,共4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审美意象
情感
范畴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
1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同被引文献
10
1
张志斌,王永炎.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被引量:159
2
孟庆云.
《易经》与中医学理论[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5-7.
被引量:10
3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
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老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6
庄子.庄子集释[M].郭庆藩,撰.王孝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王弼.王弼集校释[M].楼宇烈,注解.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张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
李商隐.李商隐诗选注[M].陈伯海,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
王永炎.
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7-679.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2
1
王永炎,郭蕾,孙岸弢,张俊龙.
中医意象诊疗模式诠释[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221-224.
被引量:21
2
秦莹莹.
从言-象-意到文-象-意[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2):121-12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王永炎,郭蕾,张俊龙,赵宜军,李鲲.
论诠释学与中医学创新[J]
.中医杂志,2010,51(7):587-589.
被引量:19
2
王永炎,盖国忠,张志强,陈仁波.
浅谈中医科学诠释的理念、规范与路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2.
被引量:11
3
盖国忠,张志强,陈仁波,王燕平.
基于临床数据的中医诠释研讨[J]
.吉林中医药,2011,31(2):115-116.
被引量:1
4
王永炎,王飞,杨晗.
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11,52(7):541-544.
被引量:9
5
刘远声.
论中医学的意象体系[J]
.中医研究,2011,24(5):5-6.
6
邢玉瑞.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进展述评(二)[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31-1933.
被引量:1
7
鲁杰,张其成.
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医意象思维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82-1984.
被引量:5
8
李利清,虞坚尔.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身失衡初探[J]
.环球中医药,2012,5(1):26-28.
9
王永炎,谢颖桢.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源流及发展(三)——意象诊疗模式下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涌现特征[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3):1-4.
被引量:8
10
邢玉瑞.
象思维过程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5-7.
被引量:10
1
刘文翠.
两种形式的内心独白——詹姆斯·乔伊斯与弗吉尼亚·伍尔夫运用意识流方法之差异[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4):100-101.
被引量:8
2
钟叔河.
不是一回事[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09,0(3):51-51.
3
尔玉.
还乡见新坟[J]
.诗选刊,2015,0(4):22-22.
4
李康化.
顾贞观词学思想论衡[J]
.学术月刊,1999,31(4):75-81.
被引量:5
5
时永乐,智延娜.
清人不重视校注《论衡》之原因[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6):79-82.
被引量:3
6
邹然.
《论衡》中的文学理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23-26.
7
L.麦卡弗里,S.格雷戈里.
与保尔·奥斯脱的对话[J]
.当代外国文学,1996,17(1):114-123.
8
张宏建.
朦胧诗与新诗的论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23-24.
9
汪洁.
论亦舒小说中的理想爱情[J]
.黑河学刊,2015(3):24-27.
10
陈慧娟.
后新时期小说叙事人称的几点异变[J]
.江淮论坛,1995(5):93-98.
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