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出处
《河北中医》
2009年第8期1209-1210,共2页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10
1 黎磊石,刘志红主编.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328-1338
2 王海燕 郑法雷 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2:131-134.
3 刘宏伟.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全国中医肾衰研讨会讨论通过(1987年9月天津)[J] .中医药信息,1991,8(2):27-28. 被引量:95
4 张光平,沈子威,张学贤.黄芪对人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及膜蛋白构象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4):238-241. 被引量:41
5 祁忠华,林善锬,黄宇峰.黄芪改善糖尿病早期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3):147-149. 被引量:268
6 雷正一,王硕仁.黄芪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7):443-446. 被引量:275
7 彭卫华,曲强.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10):614-616. 被引量:158
8 王影,杨祥良,刘宏,唐晓荞.灯盏花素抗凝血作用的研究[J] .中药材,2003,26(9):656-658. 被引量:60
9 王宇晖,童孟立.灯盏细辛治疗慢性肾衰伴血凝及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03,31(3):4-5. 被引量:10
10 林海英,迟雁青,张丽红,王保兴,张益民.黄芪与灯盏花注射液合前列腺素E_1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10):604-60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49
1 李丽英,于宏,潘缉圣,王海燕.黄芪与当归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总体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0):670-672. 被引量:83
2 陈香美,于力方,卢英杰,师锁柱.自发狼疮肾炎鼠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变化及黄芪的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4):204-206. 被引量:14
3 李丽英,王海燕,朱世乐,潘缉圣.黄芪当归对肾病综合征鼠肝白蛋白的表达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5):276-279. 被引量:187
4 马骥,彭艾,陈靖,顾勇,陆利民,林善锬.黄芪对肾病综合征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管加压素系统异常的不同改善作用[J]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12(1):15-19. 被引量:35
5 李丽英,陈孟华,王海燕,童坦君,刘星谐.核转录活性测定法研究黄芪当归及单组分对肾病鼠白蛋白基因的调控机制[J]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7,13(1):25-28. 被引量:54
6 陈奇 邓闻龙.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94-499.
7 HG沃格尔 等.药理学实验指南[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219.
8 Moorhead JF, Chart MK, El - Nahas M, et al. Lipid nephrotoxieity in chronic progressive g]omerular and tubulointerstitial disease[J]. Lancet,1982, (2) : 1309 - 1311.
9 De Nga,Am J Physiol F,1993年,264卷,212页
10 冉先德,中华药海.上,1993年,1697页
共引文献2014
1 蔡红凯.脾肾双补利湿汤治疗慢性肾炎32例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6):501-501.
2 刘强,高健.扶正化浊汤治疗肾病48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07,29(7).
3 潘华,潘红.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4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11-12. 被引量:2
4 刘立昌,刘新,陈鲜花,冯敏坚,张玉婷.采用JS-308结肠透析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9例[J] .中医研究,2008,21(3):47-49. 被引量:10
5 王艳伟,林娜,乔利.中药对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1):64-67. 被引量:5
6 戴晓霞,裴慧,孟庆香,王敏,张宜默,郝帅,刘远鹏.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的临床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4):1683-1685. 被引量:2
7 朱辟疆,韦先进,刘永平,田军民,邱建军,解冰.肾衰康对慢性肾衰竭尿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0):597-599. 被引量:5
8 李东环,张英来,张秀敏,谢富明.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S1). 被引量:3
9 王悦芬,王彦刚,郭登洲.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临床荟萃,2002,17(21):1280-1281. 被引量:2
10 张愈清,祝焕林,张敏,李晓华,翟桂兰.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和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 .沈阳部队医药,2000,13(4):329-330.
同被引文献12
1 李晓光,赵明,于影.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30-1330. 被引量:3
2 郭维玲.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肾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5):56-56. 被引量:3
3 孙升云,金玲,冯伟峰,徐大基,黄春林,李洁华,林斌,刘康丽.氯沙坦与中药肾衰方合用对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9,30(2):195-197. 被引量:21
4 姜秀娥.灯盏花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8):915-917. 被引量:28
5 任重,李鸿章.黄芪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述[J] .中医研究,2009,22(10):62-62. 被引量:26
6 杨红生.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9):133-134. 被引量:3
7 张琳.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J] .糖尿病天地(临床),2010,4(4):150-156. 被引量:11
8 郑禄城.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1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75-76. 被引量:1
9 陈凯均,李小媚.氯沙坦与雷米普利联合应用对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4):521-524. 被引量:3
10 郑坤.氯沙坦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3,42(11):1231-123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2
1 刘晓峰,王惠成,闫树英,黄文华,王健,陶丽君,杨凤琴.两种中药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安全分析[J] .中药材,2011,34(5):829-831. 被引量:6
2 张驰.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6,22(9):149-1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1 李盈盈,马海舰,曹传东,唐爱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86-88. 被引量:5
2 边薇.某院4种中药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合理使用的调查与分析[J] .海峡药学,2013,25(6):249-250.
3 方珣,甘文渊,陈文莉.灯盏花素在糖尿病肾病中对蛋白尿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12):281-282. 被引量:2
4 罗旭光.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8):29-30. 被引量:3
5 谢琼,卢月月,易宏锋.黄芪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6):751-753. 被引量:2
6 时扣荣,王卓,徐艳红,侯晓丽.舒血宁注射液与不同溶媒配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5):739-742. 被引量:3
7 白春杰.中药黄芪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气相色谱分析及其检测结果研究[J] .当代医学,2018,24(19):39-42. 被引量:10
1 衣晓峰,孙理.类黄酮物质槲皮素可减轻辐射损伤[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4):220-220.
2 韩泳,王玉,崔燕芒,赵燕.黄芩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6):883-884. 被引量:6
3 尹卓平.高等植物花色苷抑菌作用研究进展[J] .科技经济导刊,2016(13):101-102. 被引量:2
4 李洁,梁月琴,郝一彬.苦荞类黄酮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6):570-571. 被引量:57
5 研究称类黄酮物质槲皮素可减轻辐射损伤[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3):374-374.
6 研究称类黄酮物质槲皮素可减轻辐射损伤[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531-531.
7 殷海昌.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J] .科学养生,2003,0(10):24-25.
8 涂华,陈碧琼,张燕军.天然类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277-279. 被引量:43
9 尉艳霞,何宣霖,王若菡,刘戟.3种方法提取洋葱中的类黄酮物质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J] .华西药学杂志,2008,23(3):315-317. 被引量:12
10 罗莉莎,刘苏.槲皮素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6):330-332. 被引量: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