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心理咨询的文化品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心理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因缺少对文化的关注而陷入研究的窘境。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咨询也因缺失文化的观照而无法解读人的深层心理。文化的转向为心理咨询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途径,揭示出心理咨询的内在本质和属性,即心理咨询知识、常识心理咨询、咨询师的"生活世界"、心理咨询隐喻等要素的文化特征,为重新建构心理咨询提供了独特视角和立论根据。
作者
许志红
机构地区
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137,共5页
关键词
心理
心理咨询
文化品质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8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郑荣双.
人的类本质的失落与回归——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基本特征与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追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2):4-6.
被引量:17
2
P.Pedersen,Muhieulturalism and the Paradigm Shift in Counseling,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2001,35 (1):18.
3
汪新建 周静.《经典精神分析与人文主义心理治疗范式》[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下),2002,(2).
4
孟娟.
对立与融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与科学模式心理治疗比较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158-162.
被引量:7
5
汪新建,王丽.
以心理治疗反思社会文化[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8-102.
被引量:2
6
付翠,汪新建.
心理治疗范式演进中的文化轨迹[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3):11-15.
被引量:2
7
P.L.Berger & T.Luckman,The Social Con-struetion of Reality,New York:Bantam,1996,12:163.
8
H.Omer & C.Strenger,The Pluralist Revolution:from the one Truemeaningto to an Infinity of Constructed ones,Psychotherapy,1992,29:253-261.
9
汪新建,吴晟.
后现代视野中的心理治疗及其思考[J]
.心理科学,2004,27(5):1268-1271.
被引量:14
10
葛鲁嘉.
对心理生活的经典探索的考察[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1):64-6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8
1
高清海,余潇枫.
“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70-79.
被引量:66
2
葛鲁嘉,高荣.
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方式及其现代启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6):25-30.
被引量:34
3
葛鲁嘉.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715-718.
被引量:11
4
葛鲁嘉.
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89.
被引量:21
5
葛鲁嘉.
心理生活论纲——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类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112-117.
被引量:22
6
葛鲁嘉.
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2(2):5-15.
被引量:73
7
葛鲁嘉.
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总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3):95-98.
被引量:2
8
理查·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三联书店,1987,5..
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7.
10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58.
共引文献
125
1
孙树群.
隐喻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2):32-34.
2
陈开梅.
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1):9-11.
被引量:3
3
刘闻佳.
叙事心理治疗思想局限性探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76-78.
4
折延东,龙宝新.
隐喻在教育理论研究体系重构中的作用[J]
.教育评论,2004(2):10-12.
被引量:10
5
常丽.
论西方心理学的两种价值取向[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177-179.
6
周中云.
试论发现式学习的有效途径[J]
.教育探索,2004(7):32-34.
被引量:6
7
孟维杰.
从哲学到文化:心理学范式评述[J]
.哲学动态,2004(8):28-33.
被引量:8
8
周中云.
关于发现式学习型课件设计原则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4(7):68-71.
被引量:12
9
严明,孟维杰.
心理学发展逻辑线索辨析——库恩范式论观点[J]
.学术交流,2004(11):28-33.
10
孙迎光.
本质认识与诗性之思[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9):51-5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张蓓.
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探究[J]
.外语教学,1999,20(3):9-12.
被引量:21
2
汪新建,吴晟.
后现代视野中的心理治疗及其思考[J]
.心理科学,2004,27(5):1268-1271.
被引量:14
3
李福印.
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4):44-49.
被引量:49
4
秦彧.
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治疗模式转换的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202-204.
被引量:2
5
宋荣,高新民.
思维内容的民间心理学情结[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37-43.
被引量:1
6
张爱.
心理活动课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7):24-24.
被引量:1
7
夏继尚.
新形势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J]
.校园心理,2013,11(5):342-345.
被引量:2
8
李小红.
探析心理学中的隐喻[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2):209-210.
被引量:1
9
麻彦坤.
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6):25-3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岑瑞庆,严由伟,余玫,马晓慧.
心理隐喻:搭建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文精神殿堂的通道[J]
.校园心理,2013,11(2):103-104.
2
蔡丽满.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究[J]
.亚太教育,2020(7):176-177.
1
钱兆华,高文芳.
解读“人及其社会是文化的产物”[J]
.科学.经济.社会,2008,26(4):24-28.
被引量:3
2
那家伦.
创造的激情[J]
.大理文化,2001(1).
3
岳敏.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J]
.学理论,2011(32):149-150.
被引量:1
4
文化理论[J]
.全国新书目,2003,0(7):59-59.
5
库琪.
试论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弘扬[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176-177.
6
牛珊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J]
.南方论刊,2013(8):18-20.
7
金苏琪.
论米芾“颠”的文化人格[J]
.文教资料,2012(19):89-90.
被引量:2
8
高宝林.
现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化[J]
.决策探索,1997,0(7):24-24.
9
蒙翡琦.
壮泰稻作文化比较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14(7):59-63.
10
曾祥耿.
文化主体表征与人民群众——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讲话之启示[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6,31(1):81-85.
被引量:1
江汉论坛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