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37,共3页
China's Fiber Crops
同被引文献16
-
1杨松年.黄麻与红麻纤维的纺用价值比较[J].中国麻作,1986,8(3):19-20. 被引量:1
-
2汤永海.我国红麻种子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麻作,1994,16(3):37-41. 被引量:2
-
3程远帆.萧山麻区浙萧麻一号留种技术研究[J].中国麻作,1994,16(3):9-9. 被引量:1
-
4洪建基,曾日秋.黄麻(新、引进)品种在闽南地区的产量(鉴定)试验[J].中国麻业,2006,28(3):128-132. 被引量:4
-
5陈百生,陈柏清.浙江省红麻生产连续滑坡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麻作,1997,19(1):41-43. 被引量:1
-
6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农统计数据库[DB/OL](1995-2005).http://faostat.fao.org/.
-
7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2005年麻类纤维及麻制品进出口情况统计资料.
-
8中国经济网综合..江苏紫荆花公司"摩维"开发纪实[DB/OL]..http://www.ce.cn/district/dfqy/mzmp/200609/30/t20060930_8802413.shtml/,,(2006-09-03)[2006-12-08]..
-
9陈安国,李德芳.走杂交红麻种子产业化道路 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红麻生产[J].中国麻作,1998,20(4):44-45. 被引量:1
-
10宋小南,崔满星,祝万龙,张有聚.信阳地区红麻生产现状及持续发展的对策[J].中国麻作,1999,21(2):33-3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2
-
1黎宇,谢国炎,熊谷良,张瑞香,何宏彬.世界麻类原料生产与贸易概况(Ⅲ)[J].中国麻业科学,2007,29(1):49-54. 被引量:1
-
2崔满星,宋小南,简惜梅.信阳市红麻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及其针对性措施探讨[J].中国麻作,2000,22(1):28-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4
-
1彭定祥.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麻业科学,2009,31(B02):72-78. 被引量:27
-
2潘兹亮,张丽霞,吕玉虎,王琴,郭晓彦,乔利.红麻纤维品质及产量与种植密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5,37(4):200-205. 被引量:3
-
3张丽霞,郭晓彦,吕玉虎,乔利,李梅,陈雪青,潘兹亮.大麻-黄麻/红麻1年2茬种植技术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48-53. 被引量:4
-
4张丽霞,郭晓彦,吕玉虎,乔利,陈雪青,李梅,潘兹亮.信阳地区大麻—红麻接茬试验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麻业科学,2016,38(6):291-295. 被引量:1
-
1洪建基,陈福寿,甘勇辉.福建红麻种子产销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1999(1):20-20.
-
2顾淑云,黄先觉.试论建立种子经营风险防范机制[J].种子世界,1995(2):4-5.
-
3傅建卿.沅江县苎麻生产经验总结[J].中国麻作,1981,3(4):34-36.
-
4美棉策划提高全球竞争力[J].纺织服装周刊,2006,0(30):14-14.
-
5林春芳.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几项措施[J].中国棉花加工,2007(2):37-38. 被引量:1
-
6陈伟豪.2002年广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现状综述[J].广西统计,2003(3):27-28.
-
7马斌.我省火电厂节能工作现状综述[J].安徽电力,2000,17(2):13-15.
-
8唐立新,丁宁.浅谈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143-145. 被引量:3
-
9苏焕龙.成都体育产业现状综述[J].体育世界,2013(4):6-7. 被引量:1
-
10王有乐.甘肃农村饮用水源现状综述[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3,6(3):4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