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各型肝病患者血清PCⅢ、HA、LN的临床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检测了111例各型肝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临床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肝炎诊断按1990年肝炎学术会议临床分型标准,正常对照组50例(男29,女21),平均年龄35岁,无症状病毒携带者(ASC)18例,慢性肝炎(CH)51例,肝硬化(LC)42例。
作者
胡少龙
机构地区
金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出处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50-251,共2页
Journal of Radioimmanology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血清
Ⅲ型前胶原
层粘蛋白
透明质酸
分类号
R512.6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李伟道,刘兴明,林丁,王盛乾,刘予,张静兰.
^(125)I标记人Ⅲ型前胶原建立放免法诊断肝纤维化[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9(3):143-146.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殷蔚荑,王宝恩,马晓丽,常德成,黄德庄,范大炽.血清Ⅲ型前胶元肽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6(03).
共引文献
33
1
侯世荣,凌树森,周晓军,孙其山,丁琦,吴超,张泰和.
核糖核酸抗肝纤维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
.江苏医药,1998,24(12):860-862.
被引量:6
2
汪国运,蔡卫民,陈智,陈明华.
日本血吸虫病合并HBV、HCV感染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测定[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6,8(3):164-166.
被引量:5
3
罗金秀,朱帆.
血清Ⅲ型前胶原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初步探讨[J]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3(4):23-24.
4
李伟道.
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新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4,15(1):3-6.
被引量:27
5
徐立新,陈萍.
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PLD检测及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
.江苏医药,1995,21(12):800-801.
被引量:7
6
刘琴,程明亮,陆彤,邓开盛,丁一生.
同步检测肝病患者HPCⅢ和HA的临床意义[J]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6,21(1):26-27.
7
聂宇波.
血清HA、LN和PCⅢ放射免疫测定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6):850-850.
8
柯伟民,姚集鲁.
HA与HE以及重叠于HB临床背景下Ha和hpcⅢ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综述,1996,2(8):444-445.
9
李玲秀,张成文.
血清PCⅢ、HA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荟萃,1996,11(12):562-563.
10
房晓芬.
肝硬化患者检测Ⅲ型前胶原与血清透明质酸的临床价值[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6(3):29-30.
1
沈菁,潘敏,杜春桃.
血清四项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5):728-729.
被引量:3
2
牛春燕,高保华,郑建云,吴方雄,汪雯,罗建梅,郑乃青.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毒载量与肝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3):277-279.
被引量:1
3
韩明光,刘桢桢.
苦参碱治疗肝硬化血清PCⅢ及HA的变化研究[J]
.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4):55-56.
被引量:2
4
廖克军,卢放根,凌奇荷,林礼茂,唐世明.
急性肝炎、肝硬化血清—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J]
.当代医师,1998,3(7):13-14.
5
侯干曾,张永东.
肝炎后肝硬化血清病原临床病理与预后的相关性[J]
.武汉医学杂志,1993,17(2):97-98.
被引量:1
6
朱为梅,谢继明.
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60-60.
被引量:17
7
李丽娟,魏立兵,黄春玲.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的关系[J]
.西南军医,2006,8(4):6-7.
8
黄修海,李学文,肖创清,毕超,卢吉平,张一帆.
肝硬化联合检测总胆汁酸、透明质酸的意义[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0,5(2):21-22.
9
马文彬,张志广.
肝硬化血清SOD、LPO及腹水LPO的变化[J]
.天津医药,1994,22(9):573-573.
10
杨斌,郭梅梅,常向云,陈丽佳,郭平.
肝硬化血清腹水肝瘤四项水平变化的观察[J]
.农垦医学,1998,20(2):97-98.
放射免疫学杂志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